EN
https://www.gov.cn/

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2030年躋身航天強國之列

2016-04-22 20:4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余曉潔、傅雙琪)工信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22日表示,“十三五”是中國航天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從現在起,用5到7年的時間完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現有的重大科技專項;2025年前後,全面建成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推動空間信息應用規模化、業務化、産業化發展;2030年實現整體躍升,躋身航天強國之列。

許達哲是在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首個“中國航天日”及中國航天發展情況時作上述表示的。

“中國航天將按照以航天工程技術創新為主體,大力推動以空間應用、空間科學為兩翼的發展思路,論證和實施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和項目,做強航天戰略型新興産業,培育‘互聯網+衛星應用’新業態,取得一批空間科學原創性成果,推動航天立法及航天法規體系建設。”許達哲説。

航天飛行器飛得越來越遠,航天科技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許達哲表示,航天産業確實是高投入的産業。但它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對人才的培養的作用很大。比如,天氣預報、導航定位的背後,都是衛星在幫忙。

“中國空間技術能力步入世界先進行列。”許達哲説。目前,我國在軌衛星數量近150顆。以高分、風雲、海洋、資源為代表的遙感衛星,在農業、林業、國土、測繪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通信衛星形成了穩定高效的商業化運作模式,導航定位衛星步入了産業化的發展軌道。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進入太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資源的序幕。今年3月,經中央批准、國務院批復,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首個“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中國夢 航天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溫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