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蘆山地震震中換新顏,總理看到照片曾“點讚”

2016-04-24 16:56 來源: 四川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蘆山地震震中換新顏,總理看到照片曾“點讚”——
白夥新村加快“生長”的秘訣

4月11日中午,送走客人,打掃完火鍋店的衛生,51歲的鄧主文又騎著三輪車賣起烤紅薯。因為蜂擁而至的遊客,一個月賣烤紅薯就能賺2000元。

鄧主文所在的美麗新村,位於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青龍場村白夥組。三年前的4月20日,這裡是大地撕裂的原點。

三年重建,震中龍門鄉趟出一條新路:老百姓“自己説了算、自己定了幹、自己全做主”,按照小組團、院落式、田園化、生態型的建設理念,以發展特色農家旅遊聯盟為抓手,實現農旅結合、産村相融、傳承歷史、康居示範。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看到白夥新村的照片時,不禁“點讚”,“這是現實照片?我以為是規劃圖呢,很美!”

住上新房子 起航新生活

村裏組織全體建房農戶,推選12名代表組成自建委員會,從戶型選擇到質量監督再到資金監管,均由村民們商量決定。在災區,這樣的自建委共有232個。

踏著實木搭建的步行長廊,從白夥新村村口一路蜿蜒,一棟棟紅色琉璃瓦屋頂、淺黃色墻面的倣古木樓映入記者眼簾。

這裡曾因地震滿目瘡痍。“那時總理就站在青龍場村的廢墟上指揮抗震救災。”蘆山縣委宣傳部部長馬毅強回憶。

但而今,地震的痕跡消失不見。“我是村裏最早搬進新房的。”村民白體明做夢都想到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一樓一底的樓房足有120平方米,寬敞明亮的客廳裏添置了沙發、電視等新家什。

説起建房歷程,白體明很帶勁。重建啟動後,房屋建成什麼樣、新房內外如何佈局,面對一系列問題,“與其政府大包大攬,不如讓百姓自己説了算。”

很快,村裏組織全體建房農戶推選12名代表組成自建委員會,白體明是其中一員。從戶型選擇到質量監督再到資金監管,均由村民們商量決定。在災區,這樣的自建委共有232個。

建房缺錢,政府送來補助資金,還協助農戶從農村信用社拿到貼息貸款。白體明家貸了5萬元,從去年10月起,老白每季度都準時還款。

如今,白夥新村81戶人家的門前,都有一塊20平方米的“微菜園”,種上了白菜、青椒、大蔥等蔬菜;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戶,村口還有個健身小廣場。白體明説,搞篝火晚會、文藝表演,村民們的“樂子”多得很。

發展新産業 收穫新希望

白夥新村正好在龍門古鎮旅遊景區的核心地帶。區位優勢讓老百姓搞旅遊熱情高漲。目前,村裏81戶人家就開了3家中餐、2家火鍋、8家茶樓,還有人陸續想開客棧。

白夥新村的主幹道上,一塊塊指示牌特別有意思:往左,是“鄧氏牛雜火鍋”“鑫雨茶樓”“荷塘人家農家樂”;往右,是“悅來茶樓”“蕓琨客棧”……

鄧氏牛雜火鍋就是鄧主文的“産業”。因為村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以前養牛、賣牛的鄧主文成功“轉型”,開起牛雜火鍋店。去年國慶節時,到這裡吃飯居然都要排號了。“現在的年收入10萬元以上。”鄧主文嘿嘿一笑。

白體明家的客棧,就在離鄧氏牛雜火鍋20米遠的地方。新房二樓被老白打造成四間客房。前不久的清明小長假,白體明天天都接到訂房電話,“都住滿了”。

白夥新村正好在龍門古鎮旅遊景區的核心地帶。這個位於震中的景區,蘊含獨特的山水環境、文化資源和農業景觀優勢,白夥新村是旅遊線上一顆“明珠”。

區位優勢讓老百姓搞旅遊熱情高漲。目前,村裏81戶人家就開了3家中餐、2家火鍋、8家茶樓,還有人陸續想開客棧。

除了鄉村旅遊,還有特色農業産業,白夥新村都不“放過”。“這是我們的農旅互動提升戰略,以特色農業産業為基礎,以鄉村旅遊服務為提升,以園區品牌建設為紐帶,著力構建産景一體的産業形態。”龍門鄉相關負責人説。

目前,當地已引進兩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完成土地流轉2000余畝,準備重點發展獼猴桃、藍莓、大棚蔬菜(花卉)、荷塘、茶園等基地。同時,確定了“流轉保底,利潤分紅”的原則,村民們“錢景”大大看好。

制定新制度 樹立新風尚

“這是大家的集體智慧,充分顯示‘白夥特色’。”鄧主文説,要把新村管好,光靠口頭約束還不行,必須要制度化、規範化。

4月9日,是白夥新村自管委每週的例會時間。7名委員準時聚集在自管委主任張蘭坪家的茶樓裏。泡上一杯清茶,大家的討論從晚上8點持續到深夜12點。“我們的餐飲、住宿越搞越大,該有個規範,決不能出現‘天價宰客’事件。”張蘭坪叮囑大家。

自管委的前身是當初建房時的自建委。新房蓋好後,為避免“建設容易維護難”,且繼續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村裏決定成立自管委。村民代表大會選舉時,多數人把票投給了當時的自建委成員,“房子都修得那麼順利,相信你們能管好。”

白體明也是自管委的一員。“剛住進新村,大家還有些舊習慣,亂扔垃圾、私搭亂建,我們就一家家地做工作。”現在,白夥新村村容整潔乾淨,私搭亂建的都主動拆除了。為了維護公共空間衛生,經村民們討論,決定聘請村民余洪雲當清潔員,按每戶的房間數,每年每間交20元清潔費,用於工資發放。

在白夥新村的“微菜園”中,錯落分佈著不少“小屏風”,上面公示著《白夥組村規民約》《白夥聚居點矛盾糾紛調處制度》《白夥聚居點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微菜園”管理制度》等。

説起這些制度,自管委副主任鄧主文很自豪。“這是大家的集體智慧,充分顯示‘白夥特色’。”他説,要把新村管好,光靠口頭約束還不行,必須要制度化、規範化。

地震三週年,白夥換新顏。大夥兒熱情地邀請為白夥“點讚”的總理,能到白夥來看看,感受新村的魅力。(記者 張彧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