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觸目驚心”到“大有改觀”
——青海木裏煤田環境整治初見成效

2016-04-27 16: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寧4月27日電(記者 黨周 張濤 張大川)青海木裏煤田曾因違法違規開採、過度開發造成當地草原濕地生態環境被破壞,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為此,青海省政府責令涉事企業限期恢復礦山生態環境。記者日前赴實地調查發現,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環境綜合整治,木裏煤田的環境面貌已大有改觀。

木裏煤田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北部祁連山區。據木裏煤田管理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木裏煤田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8公里,總面積約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目前,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31.4億噸。

木裏煤田在開發過程中,一些企業為追求經濟效益而違法違規生産,在這個區域進行大面積露天採煤。這一掠奪式資源開發方式,導致草原濕地生態環境遭受到破壞。2014年8月,木裏煤田遭到破壞性開採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記者日前驅車前往實地調查了解到,整治後的木裏煤田礦區道路整齊、環境整潔,亂搭亂建現象消失,渣山整形和種草復綠、公共裸露區域綠化等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採坑邊坡治理和採坑回填亦有起色。

一年多來,當地投入資金近6億元,投入機器設備3萬多臺次,投入人工8萬多人次。青海省政府督查組先後5次到木裏進行現場督查,階段性的整治成果明顯。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前一座座高達幾十米、動輒上千萬立方米的渣山,已經被“整形”,坡度趨緩。據介紹,在降低坡度、消除地質安全隱患的同時,還以厚度10-20厘米的腐殖土進行覆蓋,並按比例摻入有機肥,滿足種草的條件。

“共有慶華、義海、興青等10家礦企入駐木裏礦區,各企業共治理渣山1370.76萬平方米,佔渣山總面積的80.5%。”木裏煤田管理局局長馬生全説,2015年,共完成渣山種草復綠1144萬平方米,佔礦區渣山總面積的67.2%。

據遙感監測顯示,2015年7月與2014年7月相比,礦區植被明顯好轉區域面積達9.04平方公里,佔礦區被破壞面積的30%以上。

“青海省農牧廳安排資金1770萬元,用於治理天木公路木裏鎮沿線公共裸露區域,這一區域沿線10公里左右,共698畝,每畝治理的成本在2萬元以上,涵蓋覆土、種草、安裝網圍欄、後期管護等。”天峻縣畜牧水利局主任科員李生禎説。

李生禎介紹,種草合格的標準是平均每平方米1000株,而公共裸露區域自去年6月份種完草以後,平均每平方米達到3000株,出苗率非常不錯,但是由於木裏煤田地區海拔高,氣候惡劣,其具體效果還需在夏季返青之後再觀察。

據介紹,今年木裏煤田綜合整治目標是完成採坑邊坡治理工程量2025萬立方米以上,採坑回填工程量3000萬立方米以上。

對於礦區環境後期管護所出現的紕漏,“我們將組織各企業做好已治理恢復植被區域管理和養護工作,防止出現車輛碾壓、牛羊踩踏啃食、人為破壞等現象,並鞏固渣山復綠、公共區域綠化、濕地植被恢復等整治成果。”馬生全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