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精準扶貧,少不了科技找“準星”

2016-04-28 07:23 來源: 科技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扶貧三十年,為什麼現在提“精”“準”?

一項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汪三貴主持的研究顯示,雖然貧困縣農戶純收入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對貧困人口的數量沒有表現較強影響。這表明,收入增長的較大份額可能被非貧困居民分享。

1986年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成立以來,扶貧成效顯著,但仍存在問題,除了貧困戶沒被優先被扶持外,因病返貧、因災返貧的現象一直存在。據《南方週末》報道,塵肺病近年在貧困縣湖南安化暴發,很多人因病返貧。原因是當地人靠挖礦脫貧,賺的錢不夠治療費,生活變得更糟。這些家庭抗風險能力弱,一旦遭受天災人禍便會迅速致貧,有沒有可持續的財富來源成為關鍵。這涉及地方經濟發展採用何種模式的問題,粗放無序的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收入,是天災人禍的深層起因。

解決第一個問題,要求“精”,精確識別貧困戶,通過自下而上統計、公示、上報確認,輔以核查式的暗訪,最終落實“一戶一策”。

第二個問題,則要求“準”,脫貧的方法要一打一個準,有成效、可持續、不返貧。要擺脫粗放無序、資源依賴、環境高成本的發展方式,就少不了靠科技找“準星”。

從各地在精準扶貧的探索看,科技從三個方面確定了這個“準”字——

一是技術支持,以及延伸出的教育功能。本組稿件中無論是河南的技術能人,還是山東農科院的院所精英,他們到貧困村戶除了指導技術外,還額外地承擔起“教育”的職責,接受了種植技巧培訓的農戶不再只靠賣苦力、出苦工致富,而可以從事有技術含量的勞動,進而更快地積累財富。正如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陳開枝説的,“要讓他們自己有一技之長才行。”

二是科技解決了可持續的問題。有科技含量的産業,往往較少依賴能源和資源,在要素配置上,比傳統的粗放發展模式,更講究精耕細作,甚至兼顧考慮到合作架構、商業模式。可持續性考驗著當地政府的智慧,不再是簡單的撥款、財物慰問,而是在引進前考察産業是否能因地制宜,引進後構建起系列的配套服務。

三是拓寬了渠道。科技手段本身帶來了“網絡”這一更寬的渠道,“眾籌”“萬眾公益”匯聚于科技搭建的平臺之上。更進一步的是,渠道開了,社會整體與“扶貧”這一特定領域的接駁更便捷,扶貧的“參與者”“參與方式”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扶貧力”因此將得到指數級的增長。“扶貧不能只靠扶貧辦,要扎紮實實就要全民行動,”老扶貧人陳開枝的這一希望,也會隨著渠道的打開而成為現實。(張佳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