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華社評論員:在深化改革中厚植“三農”發展優勢

2016-04-29 07: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評論員:在深化改革中厚植“三農”發展優勢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春風拂面,麥浪滾滾。農忙時節的安徽鳳陽小崗村,再次激蕩起改革強音。近日,在這個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總書記從發展全局出發,著眼“三農”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對深化農村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對加快農村發展明確任務要求,為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指明了行動方向。

38年前,小崗村18個紅手印催生的大包乾,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在改革大潮激蕩下,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34元到2015年首次跨越萬元大關,2004年以來糧食産量實現“十二連豐”……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賦予我們深化改革的信心與底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讓我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加長農業“短腿”、補齊農村短板的緊迫性。無論是讓55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還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農村空心化、農民增收難等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總鑰匙是加快發展。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當年,我們搞家庭聯産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開,是農村改革的重大創新。現在,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並行,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成為農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通過制度創新順應時代發展、調動農民生産積極性、推動“三農”工作,構成了農村改革發展的鮮明脈絡。

截至目前,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達到4.43億畝。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進入城鎮就業,承包主體與經營主體分離的背景下,農村改革更需積極穩妥、有序推進。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為“三農”發展提供制度“定盤星”。放活土地經營權,推動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政策性很強,等不得,也急不得。關鍵是把握好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的度,落實好尊重農民意願和維護農民權益的要求。

把選擇權交給農民,由農民選擇而不是代替農民選擇,不搞強迫命令、不颳風、不一刀切,改革才會得人心、聚共識。抓緊落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讓農民吃上“定心丸”,改革才會有動力、有成效。“不管怎麼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産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總書記的諄諄告誡,明確了農村改革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為“三農”工作看準方向、認準路子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形勢下加快農村發展,關鍵是緊緊扭住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發展現代農業,核心是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職業農民隊伍,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産經營者隊伍;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是構建長效政策機制,通過多種途徑讓廣大農民儘快富起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前提是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創造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改革開放,是富強之路。在小崗村,一條長長的“改革大道”向著未來延伸。隨著當地上萬畝耕地完成確權頒證,從偷按“紅手印”到喜領“紅證書”的時代變遷,昭示著農村改革發展的光明前景。“十三五”時期,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實踐指南,我們就一定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大潮中厚植“三農”發展優勢,讓全面小康的陽光普照農村大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