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科訊”APP公開試用發佈會在京舉行

2016-05-03 15:22 來源: 中科院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28日上午,“中國科訊”APP公開試用發佈會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出席會議並致辭,並代表中科院黨組和院長白春禮對“中國科訊”的發佈表示祝賀。中科院發展規劃局、科學傳播局、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文獻情報中心,Elsevier大中華區、Springer Nature大中華區、Wiley亞太區、維普資訊相關負責人,及中科院研究所一線科學家及研究生代表近200人參加發佈會。

“中國科訊”APP是文獻中心精心打造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知識服務平臺,支持Android和IOS兩種移動客戶端環境,主要功能包括文獻檢索、期刊瀏覽、權威發佈、科技情報、學術新知、科研助手、電子圖書與個人空間八大重要功能模塊,旨在實現中科院自建、聯建和引進的各類海量數字科技文獻資源在移動端的整合,並集成重要科技進展報道以及其他科技情報産品和知識信息服務,支持科研人員、研究生、科技管理工作者等各類型用戶隨時隨地閱讀科研文獻和科技資訊,致力打造“文獻移動獲取第一平臺”。

李靜海在致辭中回顧了三十年來文獻情報服務工作的歷程和模式變遷,認為“中國科訊”是文獻情報系統服務變革的一次很好嘗試,並指出知識的獲取、加工和擴散能力對知識服務至關重要,儘管未來文獻情報工作的最優服務模式難以預料,但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開發與升級,通過模式創新,讓知識獲取和利用更加方便、快捷、準確和高效,必然是其發展方向。他要求文獻中心充分認識責任和使命,加強與出版界的緊密合作,不斷推進知識服務模式的創新研究,努力將“中國科訊”發展為“全球科訊”。

“中國科訊”突破了過去“物理形式”的資源整合格局,開啟了面向“創新價值鏈”的資源與服務集成模式,有望牽引移動網絡環境下的知識服務向縱深發展,將知識服務真正推向“主動推送”型、“大數據分析”型和“創新驅動”型的發展軌道,為建立理想的知識服務平臺邁出了關鍵一步。

今後,“中國科訊”將打通並建立面向整個創新價值鏈的知識服務體系,為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提供知識服務的同時,逐步走向全國科研社區,不斷拓展知識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還要培養一支專業的主動型知識服務人才隊伍,探索專業化知識服務運營模式,建立參與市場競爭的知識服務現實能力。

發佈會上,文獻中心與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簽署了《學術信息資源移動獲取服務技術合作協議》,在授權訪問保障與安全運行環境維護方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給予“中國科訊”APP服務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在同一用戶身份認證系統下,採用國際通用的Shibboleth協議,結合中國科技網通行單點登錄技術,提供可信賴的用戶身份認證服務支持。

同時,與會的Elsevier、Springer Nature、維普資訊、Wiley等資源供應商與文獻中心簽署了移動服務戰略合作協議,並紛紛表達了對“中國科訊”的支持和期待。

作為“中國科訊”APP的直接用戶,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科學計算與信息辦公室侯豐堯先行試用之後,在發佈會上分享了他的初步體驗和感受。他認為,“中國科訊”APP整合了各類圖書文獻資源和實時科技資訊,為科研人員隨時隨地進行科研活動帶來極大便利,將會是科研人員的有力助手。而面向科研人員的統一平臺打破了傳統圖書館和研究所的界限,科研人員成為了平臺的主體,用戶在平臺上進行閱讀、分享數據的同時,也將使得基於大數據的精準化情報服務成為可能。

截至目前,已有25家商業電子資源供應商與中科院達成移動應用合作共識。通過“中國科訊”平臺,中科院用戶能夠移動閱讀和隨身獲取外文期刊3601種、外文圖書39854種、中文期刊14665種,可獲取資源量分別佔目前中科院引進商業外文電子期刊、外文電子圖書和中文電子期刊總量的54%、38%和87%。隨著與各科技出版機構的合作逐步深入和擴展,科技用戶可獲取文獻與其他類型資源數量還將大幅增長。


與會嘉賓共同啟動“中國科訊”APP


發佈會現場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