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支撐助青海草地畜牧業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2016-05-04 14: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寧5月4日電(記者 駱曉飛)“生産母羊一天補飼2兩青乾草,枯草時節不會瘦下來,羊羔的繁活率大大提高了;小羊羔斷奶後喂代乳料,根據不同月齡補飼,不到1歲就可以出欄,而在以前,至少要養到2歲才能出欄……”站在標準化畜棚前,説起現代養殖技術給牧區生産生活帶來的變化,韓德幸頭頭是道。

韓德幸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默勒鎮多隆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三年前,政府部門引導和鼓勵他所在的村子推廣藏羊高效養殖、牦牛半舍飼養殖等技術時,他打心裏是懷疑的。如今,他已經成為這些技術的“鐵桿”支持者。

“藏羊‘兩年三胎’,把牦牛圈起來養,這對世世代代以放牧為生的牧民來説,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科技項目的支撐下,都變成了現實。”祁連縣科技農牧扶貧開發局局長孔慶虎説,隨著一批關鍵技術逐步成熟並順利推廣,青海牧區的生産方式正在發生改變,牧區群眾的思想觀念也變了。

面對制約草地畜牧業發展的瓶頸,2008年以來,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的青海省開始探索生態畜牧業發展之路,並以此為契機通過建立牛、羊、飼草料等草地畜牧業科技創新平臺,讓畜種選育、牧草混播、分群放牧和科學補飼等良種、良料、良法等實用技術的普及率大大提高。

青海省農牧廳畜牧業處處長王會林介紹,目前青海全省已建成各級畜牧獸醫推廣機構424個、畜禽改良站320個;人工種草面積近800萬畝,改良退化草地5600萬畝,並對2億多畝草原實施了草畜平衡。

與此同時,通過落實中央畜牧良種補貼、草畜聯動等惠牧政策,已推廣藏羊“兩年三胎”1萬餘只、藏羊高效養殖近百萬隻,完成有機草場認證6000余萬畝、認證有機牛羊近400萬頭(只)。

“牧繁農育、山繁川育和就地育肥齊頭並舉,以草定畜、劃區輪牧和草畜聯動等科學理念同步推進,在現代畜牧技術支持下,青海牧區草地畜牧業正在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王會林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