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精準識別 精準幫扶

2016-05-06 07:2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廣西25萬名幹部入戶調查488萬戶,近2000萬群眾
精準識別 精準幫扶

“您好,縣扶貧辦通過檢索方式查到您家裏在縣城有房産,經過多方求證,確認您不符合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現在我們要取消您的建檔,請您簽字確認。”2015年11月的一天,崇左市大新縣桃城鎮寶新村雙力屯的李壯才家裏,鎮幹部趙福壯和朱玉娥拿著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材料對李壯才説。

從2015年10月至今年2月,廣西組織25萬名幹部,開展了新一輪的精準識別行動。目前,廣西全區已完成610多萬人、5000個貧困村、6.85萬個自然村(屯)、1.216萬個移民搬遷村屯的建檔立卡工作。通過大數據檢索比對分析,否決了有大額財産的農戶50萬戶,涉及家庭成員62.5萬人。

廣西高度重視精準識別工作。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表示,全區上下要把扶貧攻堅作為廣西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要實現精準識別到村到戶到人,要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和擔當,全力以赴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精準識別 建立貧困戶檔案

將難以衡量的農戶收入指標,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可衡量指標

“我們主要從村幹部、群眾及鄰居等幾個方面求證,那段時間我們天天到各屯去走訪。”大新縣桃城鎮幹部趙福壯説。“為了掌握確切信息,我們工作人員基本沒有雙休日,畢竟這對群眾來説很重要。”幹部朱玉娥補充道。

“去年您家買化肥用了多少錢?買果苗用了多少錢?您想要政府提供什麼樣的幫扶方式?”桂林市總工會派駐永福縣漁洞村的工作隊員何華元拿著“貧困戶建檔立卡登記表”,逐一提問並做筆記。

早在2015年7月,廣西黨政主要領導就分別率隊赴貴州、寧夏和甘肅學習精準扶貧的經驗和做法,並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精準識別貧困戶貧困村實施方案》。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扶貧辦主任蔣家柏介紹説,這個方案將難以衡量的農戶收入指標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住房、家電、農機、機動車、飲水、用電等18類98項可衡量指標,為開展好精準識別行動提供了一個清晰明確的指導。

去年10月起,廣西區、市、縣、鄉、村五級累計抽調幹部25萬人,採用“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識別法,堅持不合併步驟、不簡化流程,進村入戶開展識別。對照98項指標,按照百分制,對貧困村所有農戶、非貧困村在冊貧困戶和新申請的農戶挨家挨戶調查,逐事逐項評分。為確保精準識別公開公平公正,在完成入戶調查評分後,還採取“兩評議、兩公示”程序。第一次是村民小組評議後,在村民小組公示農戶分數,第二次是行政村兩委評議後,在自然村(屯)或村民小組公示貧困戶名單。

為防止出現“人情分”現象,廣西還規定入戶調查評分全部由精準識別工作隊員來完成,村幹部不參與打分,每張評分表都需經戶主和工作隊員簽字確認。同時,強化責任追究,識別結果存在問題的,倒查相關人員的責任。

精準調查 剔除偽貧困戶

運用大數據檢索比對分析,否決有大額財産農戶50萬戶

“德立村頭馬屯的馮恩利在南寧市有房産,不符合貧困戶標準。”大新縣桃城鎮扶貧辦接到群眾的電話舉報後,立刻通知包村工作組展開調查。經核查,馮恩利在南寧市並沒有房産,家庭狀況確實比較困難,住房屬於危房,離異後獨自撫養學齡孩子、贍養老人。“扶貧工作隊員認真核實情況,沒有偏聽偏信。”馮恩利説。最終,經過屯級、村級村民評議會表決後,馮恩利被同意作為扶貧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在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棉花村,村民吳天高一家四口有3人在外務工,且在鎮上有房。在新一輪精準識別貧困戶中,吳天高家被“一票否決”。對於這樣的結果,吳天高表示“很服氣”。按照評分標準,他家的得分是107分,比自治區劃定的貧困戶“分數線”62分高出一大截。

為防止出現“富人當選”“錦上添花”現象,2015年10月28日,廣西下發精準識別“八個一票否決”補充通知,規定有兩層以上(含兩層)磚混結構精裝修住房等8種情形之一者,原則上在精準識別貧困戶評議中採取“一票否決”。

在淩雲縣泗城鎮上蒙村,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駐該村第一書記路艷介紹説:“村裏有因病致貧的,也有因學致貧的,我們經過精準識別給予了確認。也有之前是貧困戶的,經過精準識別發現不再貧困的,都一一剔除了。”

同時,廣西組織編辦、公安、財政等部門,聯合對調查評分農戶開展財産檢索,運用大數據手段,將識別採集到的2000萬條信息與各部門提供的1900萬條財産信息數據,進行730萬億次比對分析,檢索出符合“八個一票否決”的農戶50萬戶,有大額財産的農戶家庭成員62.5萬人。自治區將檢測結果返回各縣,要求各縣進行核查和重新評議。

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唐仁健表示,這是一次農村基層實情的大調查,廣西精準識別工作隊3個多月入戶調查488萬戶,涉及近2000萬群眾。

精準幫扶 促進脫貧“摘帽”

著力抓好産業開發、完善基礎設施、移民搬遷等重點環節

“全村無房1戶、危房16戶”“全村有林河等7個自然村存在2—5個月缺水”“有37戶沒有電視機或有電視機不能正常收看電視”“坪上等2個自然村尚未開通公路”……這是淩雲縣委書記方立斯調研筆記的片段。地處桂西的淩雲縣,是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680個扶貧攻堅重點縣之一。今年淩雲縣的任務是確保全縣17個貧困村摘帽出列,力爭到2018年全縣53個貧困村如期脫貧“摘帽”。

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廣西今年計劃通過精準幫扶完成120萬人、1000個貧困村、8個貧困縣區的脫貧摘帽任務。自治區主席陳武表示,要充分用好扶貧政策,著力抓好産業開發、完善基礎設施、移民搬遷等重點環節,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抓好精準幫扶工作。

“根據2015年建檔立卡數據,全村貧困戶78戶、340人,貧困發生率21.4%。我村群眾的三個主要經濟來源是勞務輸出、油茶收入和蔬菜種植。現在,正在籌備成立有機蔬菜種植合作社和油茶深加工合作社。”路艷説,蔬菜、油茶是上蒙村的特色産業,種植大戶每年有數萬元收入,是“短平快”收益較高的致富項目,今年將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力爭如期脫貧。

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宜工則工和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原則,今年廣西將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林業和林下經濟産業,積極發展農林産品加工業和農村現代服務業,逐步提高貧困農民脫貧致富能力。2016—2020年,廣西54個貧困縣(含“天窗縣”和享受待遇縣)將分別發展2—5個特色優勢産業。具備條件的貧困村發展1個以上特色鮮明、附加值高、脫貧致富效果好的主導産業,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産業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廣西結合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成果,對照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既定的脫貧標準,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精準制定脫貧計劃,精準實施“八個一批”(扶持生産、轉移就業、移民搬遷、生態補償、教育扶智、醫療救助、低保兜底、邊貿扶助各脫貧一批)和“十大行動”,以確保廣西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全區452萬貧困人口、5000個貧困村、54個貧困縣的脫貧摘帽任務。(記者 劉華新、龐革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溫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