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市出臺市對區縣轉移支付改革新政

2016-05-10 09:29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重慶市出臺市對區縣轉移支付改革新政
區縣財力進一步充實,新增約100億元一般性轉移支付

重慶市財政局5月9日發佈消息稱,重慶市政府日前印發《關於改革和完善市對區縣轉移支付制度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轉移支付改革。此項新政將有利於增強區縣統籌能力,激發區縣發展潛力。

轉移支付是市對區縣的財力補貼,分為兩種:一種為“一般性轉移支付”,給錢,但不規定具體用途,由區縣政府依法自主統籌安排;另一種為“專項轉移支付”,給錢,要求區縣政府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

重慶市財政局人士表示,此項新政實施後,將給區縣發展帶來六重利好——

一是自主權提升。《意見》明確,2017年底前,市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壓縮比例達到30%以上。專項減少意味著一般性轉移支付增加,“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

二是支付壓力減輕。《意見》要求,凡屬於市級委託事權的項目,不得要求區縣配套,原則上由市級直接實施,通過本級支出安排;委託區縣實施的,要足額安排專項轉移支付;屬於區縣事權的,由區縣承擔支出責任,市級適當考慮其財力和履職需要,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給予支持等。

三是區縣財力充實。《意見》明確,到2017年底,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要提高到60%以上。據測算,區縣將因此新增約100億元的一般性轉移支付。

四是下達效率提升。《意見》明確,除據實結算等特殊項目外,市級收到中央下達的轉移支付後,應在30日內正式下達區縣;市級預算安排對區縣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應分別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批准預算後的30日和60日內正式下達。

五是有利於區域差異發展。《意見》提出,將生態功能、産業集聚、老少邊窮等轉移支付,全部用於引導區域差異發展。在保障區縣補助基數的基礎上,採取“激勵引導”方式進行轉移支付“二次分配”。比如逐步將産業結構、稅收貢獻、産出效率等經濟指標納入測算,以此激勵區縣産業結構轉型、創新發展等。

六是將分配行為置於陽光之下,區縣可將更多精力用於發展。《意見》明確,建立轉移支付目錄管理與信息公開制度,非目錄範圍內的項目資金一律不安排;建立轉移支付績效評價制度,將評價結果與轉移支付分配挂鉤。這些措施可有效杜絕“跑部錢進”現象。(記者 廖雪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