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蛟龍”首探雅浦海溝

2016-05-16 07:40 來源: 科技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蛟龍”首探雅浦海溝
下潛四千九百五十五米 近距離觀察超深淵生物

記者15日從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以下簡稱大洋協會)獲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5日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溝西側成功完成科學應用下潛,這也是“蛟龍”號首次在雅浦海溝開展下潛作業,最大下潛深度4955米。

據了解,此次下潛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超深淵生物群落及其與關鍵環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首席科學家、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説,這是首次使用“蛟龍”號搭載科研人員親臨超深淵海底近距離觀察研究,高精度定點取樣和原位多參數探測,獲取高質量的物種樣品和現場觀察資料,因而在研究手段上是重大創新。

雅浦海溝位於雅浦海脊和雅浦群島東側,系統十分複雜,具有典型的超深淵環境。“選擇雅浦海溝作為研究海區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生物資源價值。”劉峰説。

超深淵是位於6000米水深以下的極端深海生境,超深淵生物群落是保持最完整、人類迄今對其生命過程探知最少的生物群落。由於深淵環境的特殊性和深海作業技術的限制,直到今天,人類對深淵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自上世紀中葉深淵生態學科建立以來,一直停留在初級發展階段。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日本海溝號ROV(無人遙控潛水器)和美國海神號HROV(混合型潛水器)相繼投入使用,取得一些重要科學發現。除此之外,目前國際上對於深淵生物群落的認識最主要是基於Lander系統(裝備了誘餌捕獲器和攝像裝臵的自降式著陸器)所進行的觀測和取樣結果。由於該設備只能定點投放,而且僅能獲取底層可游動生物的圖像和樣品,因此對深淵生物群落的了解十分局限。

據了解,本項目計劃歷時5年,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包括:超深淵生物群落特徵及空間分異機制,超深淵微生物的極端環境適應性機制,超深淵生物群落的營養和能量來源。(記者 陳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