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2016-05-17 08:53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江蘇,魚米之鄉不可無魚

11日,江蘇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總體方案經專家論證通過,下月啟動普查。今後3年,江蘇將對全省近海及淡水水生野生動植物展開全面普查。這是近40年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生物資源,也是江蘇省首次調查水生動植物的數量和分佈情況。

魚米之鄉不可無魚。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李彥亮主任認為,江蘇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專項調查,在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背景下,保護漁業資源,修復長江生態,為全國樹立典範。

漁獲不及十年前三分之一

11日上午9點,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石臼湖漁民徐青松收了網,準備收工回家。當天他撒了兩網,捕到100來斤魚,全是昂刺、鯽魚等常見魚。他渴望捕到一條鰻魚給家人嘗嘗,卻落了空。這種魚,他兩年沒捕到一條。40年前,他就跟著爺爺在湖裏捕魚,當時肉厚味鮮的鰻魚一天能捕到一二十斤。長江南京段六合漁民楊長友説,他一年捕魚不到兩千斤,不及10年前的三分之一。

長江江蘇段是長江漁業資源最密集的地區,歷史上最多有魚類161種,其中常見魚類超過80種。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資源室副主任徐東坡説,近10年,曾活躍于長江鎮江段的擬尖頭鲌和片唇鮈只發現過兩三次,有些魚幾乎監測不到。

2250平方公里的太湖是全國第三大淡水湖泊,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觀測,上世紀50年代,太湖魚類多達107種。而近幾年,最多的一年只監測到60種魚類。

消失的豈止是魚。軟體動物對水環境更挑剔,它們消失得更快。據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觀測,太湖軟體動物曾監測到20多種,現在常見的不到10種。一種蚌的消失,是整個湖泊生態變化的徵兆。

海洋水生資源狀況同樣不容樂觀。“麗龜、棱皮龜、大海豚、環海豹……這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早在10年前就不見蹤影了。”省海洋水産研究所研究員湯建華介紹,2006年,江蘇省調查近海動植物資源,結果令人心痛,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一些珍稀水生動物消失了,經濟魚類數量銳減,大黃魚、鯧魚、馬鮫魚的産量減少七八成。

“水體污染、水域佔用、水生態環境惡化日益突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制訂保護、修復規劃以及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計劃,都需摸清家底。”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説。

普查將用數據替魚兒説話

江蘇水域類型多樣、資源豐富,海岸線長954公里,長江橫穿東西425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718公里,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獨佔太湖、洪澤湖兩席,還有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個、大小河流2900條。本世紀初,江蘇共有淡水和海洋性魚類476種,約佔全國魚類總數的一成。

省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保處處長樊寶洪介紹,早在1978年,江蘇省對全省水域資源進行調查,主要了解水生野生動物的種類,未涉及數量、分佈及時空動態變化。

而此次普查,範圍為全省全水域,重點調查近海、長江江蘇段、淮河江蘇段,以及江蘇十大湖、國家級(省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其餘水域每100平方公里抽樣5%,劃定1279個調查樣區。普查內容包括浮游動植物、底棲動物、漁業生物、生態環境綜合調查,對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瀕危動物及重要經濟動物,開展專項調查。

“摸清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現狀、掌握全省水域生態環境狀況,用數據替魚兒説話。”樊寶洪説,如此大規模的水生資源普查在國內是第一次。普查集中國家級研究機構及省內外6家專業院所的力量,僅博士、研究員就有200多人。

制訂水環境、水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規劃,摸清家底是前提。湯建華認為,漁業資源衰竭趨勢難遏,過度捕撈是主因。海洋捕撈應儘快實行總量控制,但只有弄清楚資源本底狀況,才能科學養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江蘇海洋捕撈量一年50萬噸,相對於全省海洋漁業資源來説,多大的捕撈量是適宜的,哪些品種當列入保護,應儘快明確。

南美小魚稱霸蘇南小河

除了專業研究人員,極少有人知道,在蘇南的小河溝裏,來自南美的食蚊魚儼然已成主人。與此對應的是,蘇南土生土長的小魚青鳉越來越少。

在這次大普查中,像食蚊魚和青鳉這樣小拇指大小的小魚也列入調查。食蚊魚別看個頭小,生存能力極強,能在嚴酷的環境裏生長,在江蘇省水域繁殖極為迅速。青鳉和食蚊魚外形相似,習性接近,都以浮游生物為食,當食蚊魚增多,青鳉就減少。青鳉已成瀕臨絕種的魚類,外來魚類入侵是主因。食蚊魚被夾帶在進口觀賞魚中入境,遊入江蘇水域,經過一二十年的繁衍,數量已十分可觀。

更令人擔憂的是,太湖監測人員已在太湖中發現雀鱔。這種有著銳利牙齒的大型兇猛魚類,除了人類沒有對手,太湖魚類都可成為它的腹中之物。目前僅太湖已發現外來魚十幾種。

“外來魚主要是南美等熱帶地區的觀賞魚,其實,長江就有五彩繽紛的觀賞魚類。”徐東坡説,長江裏的鳑鲏、彩副等本土魚,色彩艷麗,非常漂亮,觀賞性不亞於外來魚種。放生品種的不加選擇,增加了外來物種對本土生態的威脅。他希望,此次普查能引導社會關注水中世界,知道每個物種都和人類息息相關。

遏制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江蘇省近年頒布《江蘇省重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實施強制性保護,實行長江春季禁漁,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加強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去年監測表明,長江江蘇段魚類群落結構基本穩定,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效果逐漸顯現。(記者 顏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