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東盟合作撬動地區經濟融合

2016-05-19 07:4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東盟合作撬動地區經濟融合
——訪新加坡常駐東盟代表團大使陳漢成

新加坡2016年至2018年擔任東盟協調國。新加坡常駐東盟代表團大使陳漢成近日到訪中國,繼續推動中國—東盟合作。《經濟日報》記者就東盟一體化進程和東盟—中國合作前景等問題,專訪了剛剛結束中國之行的陳漢成。

記者:您如何評價東盟一體化進程,尤其是東盟經濟共同體宣佈成立以來取得的成績?

陳漢成:東盟一體化尤其是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是“一段正在進行並將繼續向前的旅程”。在貨物貿易方面,域內貨物已實現自由流通,成員國消費者對貨物質量和價格的選擇餘地更大了;在服務貿易方面,自1995年東盟服貿自由化一攬子政策出臺以來,在《東盟服務協定框架》下已形成9套相關政策,制度透明化、商業滲透率各項指標顯著提高,醫生、建築師、導遊等專業人士在域內執業情況大為改善;在投資方面,《東盟全面投資協議》的簽署和執行有力地促進了域內資本自由流動和商業環境改善。總之,東盟對降低非關稅壁壘、促進地區經濟融合、實現各國均衡發展的承諾是一以貫之、逐項落實的。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與東盟在東盟一體化進程中的合作?

陳漢成:自1991年東盟—中國對話關係建立以來,這一合作關係健康發展,始終是東盟最活躍、最具實質性的夥伴關係之一,雙方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三大領域合作關係日益緊密。在與東盟的長期合作中,中國始終堅持互利共贏和“以東盟為中心”兩大原則,在東盟地區論壇、東亞峰會、東盟防長會議等一系列機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自2002年東盟與中國率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來,雙方經貿往來日趨廣泛和深入,中國目前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雙向貿易規模已增長了近50倍。近年來,雙方合作關係從經濟合作擴展到農業、信息和通訊、人力資源、能源、交通、教育等11個領域。

記者:您對東盟域內外繼續深化合作有何建議?

陳漢成:全球經濟復蘇乏力難免會影響亞太地區的經濟狀況,但這並不是東盟成員國第一次必須團結以應對經濟困難的挑戰。經過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東盟制定了《2020年遠景規劃》,以打造穩定、繁榮、有競爭力的經濟體為宗旨,持續發展戰略産業,改善經濟結構、深化經濟融合。即便在東盟經濟共同體宣佈成立後,這一發展方向也不應動搖。域內方面,“東盟對外單一窗口”制度和自助認證系統作為改善商業環境的創新,對促進地區貿易便利、降低貿易成本、削減行政負擔等具有重要作用;域外方面,東盟“10+6”機制尤其是地區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談判完成在即,一個更加現代、全面、高質量、互利共贏的域內外經濟合作格局逐漸成形,對東盟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東盟—中國合作在此背景下更是潛力無窮。今年雙方將共同慶祝對話關係建立25週年,《東盟—中國行動計劃》在此時得以完成並將為未來5年的戰略合作指明方向。

記者:您認為新加坡與中國在“東盟+夥伴國”框架內可開展哪些務實合作?

陳漢成:中國經濟仍保持快速增長並扮演著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角色,這對東盟是重大利好。尤其是“一帶一路”這一互利共贏的重要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行動計劃》等倡議高度吻合,對地區經濟融合尤其是基建合作與人文交流具有杠桿作用。作為東盟協調國的新加坡對此表示歡迎。例如,亞投行作為“一帶一路”的有機組成部分,將有效滿足東盟國家對高質量基礎設施的融資需求,新加坡歡迎並成為率先申請加入亞投行的東盟成員國,積極參與亞洲基建市場的中國企業也可將新加坡作為“揚帆起航的金融港灣”;除了加強陸海互聯互通,航空領域也將成為雙方合作的重點領域,新中兩國可攜手推動《東盟—中國空運協議》儘早簽署,實現雙方“藍天下的互聯互通”。 (記者 田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