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央財政為文物保護“添磚加瓦”

2016-05-20 09:35 來源: 財政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據了解,“十二五”時期,我國文物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文物資源普查、文化遺産保護、考古發掘、博物館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成績的背後,是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間,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文物支出累計1404億元,年均增長16.51%。其中,中央財政文物支出累計607億元,年均增長17.1%,實施各類文物保護項目超過20000個。

文物保護狀況顯著改善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韆鞦。近5年來,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的相繼實施,文物保護與開發建設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對複雜、艱巨的文物保護新形勢,我國文物保護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

相關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文物部門通過系統梳理文物資源,基本摸清了文物家底。目前我國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余處,截至今年2月底,登記國有可移動文物超過4700萬件(套),全國共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96個,全國文物資源庫和“文物身份證”體系基本建成。

在摸清文物家底的基礎上,全國文物保護工作紮實推進。近5年來,一大批重要不可移動文物得到有效保護,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等重點保護工程順利竣工,長城保護重點工程如期完成,平安故宮、正定古城、武當山古建築群等修繕重點工程全面推進;在可移動文物保護方面,累計完成800余項可移動文物修復和博物館藏品預防性保護項目,修復4萬餘件館藏文物。

此外,以15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基本形成,24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水下文物保護機構、裝備建設和考古調查取得突破,中國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連續13年屢獲佳績,中國世界遺産總數已達48項,穩居世界第二位。

記者從財政部獲悉,為支持文物保護,財政部從2013年起,整合多個文物保護經費項目,設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資金規模由2012年的55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75億元;2013年—2015年,共安排補助資金220億元。

在中央財政加大投入的引導下,各地文物保護投入也呈增長之勢。以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數量最多的山西省為例,“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山西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2.2億元,較“十一五”時期增長4.08倍;山西省本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由2011年的0.3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3億元,增長2.93倍。

文物資源成經濟發展新亮點

近5年來,我國在不斷加大文物保護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文物資源利用模式,特別是將文物保護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扶貧開發相結合,讓文物資源逐漸成為地區經濟發展新亮點。

支持傳統村落保護。2014年—2015年,中央財政統籌整合相關財政資金53.7億元,支持1500個傳統村落保護,加大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提高相關資金使用的整體效益。截至目前,首批51個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程已全面開工;第二批100個項目也已啟動,其中,雲南哈尼梯田、浙江松陽傳統村落等一大批文物資源,已經成為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目的地,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加強革命文物保護。近年來,文物系統通過延安革命舊址群保護提升工程、贛南等中央蘇區革命舊址修繕保護工程,有效保護了445處延安革命舊址和江西8個市54個縣的革命舊址。大力發展起來的紅色旅遊,為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全面推進對口援疆、援藏文物保護規劃和重點工程,中央財政近5年累計投入28億元,對口支援省份近5年累計投入1.5億元,搶救、維修、保護了一批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産,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繁榮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讓更多百姓共享文物保護成果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在深入挖掘文物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的基礎上,為社會獻上一大批具有鮮明教育作用、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陳列展覽。如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南昌漢代海昏侯國等文物展覽,日益贏得普通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青睞。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掀起了一股大力研發文創産品的浪潮。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福如意行李吊牌”、故宮博物院的“朝珠耳機”、湖南省博物館的“馬王堆養生枕系列産品”……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創意産品,讓參觀者把“博物館帶回家”,不僅滿足了公眾文化需求,有效提升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更激發了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讓文物資源真正“活”起來。

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黃振春表示,博物館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國夢的天然陣地和重要窗口,通過舉辦展覽,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服務,大力發展文博創意産業,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全國推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各地普遍將博物館當作共享文化成果的重要手段。據陜西省副省長王莉霞介紹,陜西省在不斷加大博物館免費開放力度的同時,大力加強市、縣博物館建設,努力豐富博物館教育職能。目前,陜西省共有241座博物館,縣(區)博物館覆蓋率達到88%,人均佔有博物館率為每15萬人一座,擁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1個、省級30個。同時,將博物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建成國內首座綜合數字博物館和全國第一家省級文創電子商務平臺。

據統計,目前我國博物館總數為4510家,每年舉辦陳列展覽2.6萬個,舉辦文化講座和青少年教育活動20余萬次,年均接待觀眾7.2億人次。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對1822個免費開放博物館累計補助205億元,有效提高了博物館、紀念館展陳數量質量和服務水平,有力促進了文物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發揮了文物資源的社會教育功能。(惠夢)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