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5年我國銀行理財業務實現投資收益8651億元

2016-05-20 18:3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廣州5月20日電(記者 李延霞)中國銀行業協會20日在廣州發佈的《2015年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銀行理財業務為投資者實現投資收益8651億元,同比增加1529.7億元,增幅21.48%。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我國銀行理財産品餘額達23.5萬億元,較上年增加8.48萬億元,同比增長56.46%。

“2015年在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情況下,銀行理財業務為投資者切切實實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回報。”中國銀行投資銀行與資産管理部副總經理王衛東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的“銀行業財富管理論壇”上表示,銀行理財在增加居民財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商業銀行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理財業務結構看,個人理財仍佔據銀行理財的主導地位,全年總募集資金101.49萬億元,佔比64.07%,期末餘額為11.64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産品餘額的49.53%。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投資者金融需求發生轉變,不再滿足於保本型理財産品。2015年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期末餘額為17.43萬億元,佔比74.17%,較2014年年底上升7個百分點。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餘額3.64萬億元,佔比15.49%,較2014年下降6.2個百分點。

在滿足投資者投資需求的同時,銀行理財資金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有15.88萬億元的理財資金通過配置債券、非標資産、權益類資産等方式投向實體經濟,佔理財資金投資各類資産餘額的67.09%。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表示,2015年銀行理財業務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的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過去佔銀行理財三分之一的類存款業務失去存在的基礎。”楊再平表示,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實體經濟效益下降,投資者期待的以往高收益的理財産品不可持續,目前已經進入所謂“3”時代。

關於如何應對新挑戰,楊再平提出,商業銀行要尋求挖掘收益與管控風險的高度統一。一方面要到實體經濟中去最大限度地發現、挖掘有收益的資産;另一方面要做好風險管控,把真實資金需求與虛假的“龐氏騙局”性的資金需求區分開,創新多樣化産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