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補償效益評估的理論與方法

2016-05-20 21:29 來源: 國家發改委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森林、草地、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合成有機物、涵養水源、保持土壤、調節氣候、固碳釋氧、凈化環境、傳粉、保護野生動植物等多種功能,不僅創造和維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統和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還為人類提供了生活與生産所必需的食品、醫藥、木材等工農業生産的原材料。科學家將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得的利益(benefits)稱為生態系統服務。保護生態系統,就是為了讓生態系統能夠持續穩定地提供生態産品與服務。生態保護補償是對為保護生態系統作出貢獻的地區或個人給予經濟補償的行為,其實質是政府為保證生態系統産品與服務的持續供給而進行的生態資本投資。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強調,要加強生態保護補償效益評估,深化生態保護補償理論和生態服務價值等課題研究,目的是通過效益評估讓人們了解生態保護補償投入是否實現了生態資本增值、是否提高了生態系統産品和服務的提供能力,以及受補償地區的社會發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改善。

生態保護補償效益評估的核心是生態效益的核算,評估生態保護補償實施後,受補償地區的生態資産、生態産品和生態服務的變化趨勢。生態資本包括森林、濕地、草地、荒漠、海洋,以及農田和城市綠地等可以提供生態産品和服務的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生態産品是指生態系統提供的可為人類直接利用的物質資源,如食物、木材、纖維、淡水資源、遺傳物質等。生態系統服務包括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土壤、調蓄洪水、降解污染物、固碳釋氧、傳粉、有害生物控制、減輕自然災害等調節服務,以及源於生態系統組分和過程的文學藝術靈感、知識、教育和景觀美學等文化服務。

生態補償效益評估包括生態資産核算和生態系統生態總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簡稱為GEP)核算。生態資産核算就是對受補償地區的森林、草地、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面積和質量開展評估,了解各類生態資産存量及其變化趨勢。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就是分析與評價受補償地區的生態産品和生態服務的功能量和經濟價值的變化趨勢。生態資本與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可以用來認識和了解生態系統自身的狀況以及變化,衡量國家或地區的生態保護成效,還可以與GDP核算結合評估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是生態系統産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之和。如果某個受補償地區的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提高,表明該地區提供的生態産品和生態服務量增加,生態保護補償取得成效,反之,若該地區生態系統生産總值下降,表明該地區提供的生態産品和生態服務量減少,生態保護補償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近年來,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取得長足進展,越來越多的生態系統服務類型為人們所認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量的評價方法也在不斷發展成熟,為核算生態資産與生態系統生産總值奠定了基礎。同時,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可以為生態資産、生態産品和生態服務的核算提供較全面的數據,環境監測、水文監測、草地監測、森林資源清查和濕地調查體系可以為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功能的核算提供數據和參數,已基本具備開展國家或地區尺度的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的技術基礎。

由於生態資産與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的理論和方法還在發展之中,為了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效益核算機制,還需要開展如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規範的生態資産與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框架與指標體系,以及標準化的核算方法。由於生態系統産品與服務功能類型多,不同地區差異大,這個框架應能滿足不同地區的評價需要。二是加強生態系統、生態産品與服務監測評估和技術研究,重點建設調節服務功能的監測體系,為生態資産和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提供基礎數據。三是要進一步開展調節服務價格確定方法研究,完善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的定價方法。四是以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為基礎,開展生態保護補償效益評估試點,在取得試點經驗後,逐步在全國實施。(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歐陽志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