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三拳”打破東北人才困局

2016-05-22 10:4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哈爾濱5月22日電(記者 潘祺)從100人到1000人,平均年齡32.1歲,博士50人,碩士208人,院士、長江學者紛至沓來……當東北振興過程中遭遇“留不下、進不來”的人才尷尬時,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卻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裏逆勢“突圍”。平臺引人、事業留人、待遇養人的“組合拳”,為東北振興黑土撒下了“孔雀東北歸”的人才“金種子”。

“枯梧桐”引不來“金鳳凰”

走進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猶如置身“科幻世界”:整個集團建造成一個寬大、高聳的廠房形狀,內部由一個個造型獨特的方塊空間組成,每個方塊內都是一個研發小組;工作室與實驗室相隔不遠,不少研發人員圍著機器測算、記錄;傳送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機械臂和眾多叫不出名字的智慧設備配合廠房內的燈光,仿若將未來“照進”了現實……

“傳統企業沒有進行信息化和工業化改造,還要求畢業生用新知識去適應老行業,這種狀態下,人才流失就是客觀規律。”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韓傑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東北地區人才流失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新業態的企業産生,尤其是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還是20年前的生産模式,無法給掌握新知識的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保證人才在當地有體面生活的前提下,才能靠事業留人。”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趙亮告訴記者,集團對人才的工資待遇完全放開,可實行協議工資、年薪制、股權、期權等分配形式,也可以技術成果作價入股、技術轉讓收入提成、技術成果轉化利潤分成等;引進的人才還不定期輸送到海外事業部培訓,學習國際最先進技術。

同時,集團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吸引人才,如設立“創新創業人才獎”,對在科技創新、創業、創優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一次性重獎;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職務的申報、晉陞、聘任,不受單位結構比例或指標限制,一律給予申報。

記者在實地採訪中發現,好平臺、新業態,以及個人擁有充分的“機會成本”等是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能夠實現基礎人才和高端人才“留住一批、引進一批、回流一批”的關鍵所在。

對話人才:“我們為什麼留下”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智慧工廠事業部的張岩嶺博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本來按照家裏要求是回北京工作的,但考慮到集團研發是為中國産業轉型升級而努力,有機會參與這樣一件大事,給我帶來了不一般的成就感。”張岩嶺説,“這也是對年輕人而言極為重要的‘機會成本’。”

由他參與改造的東阿阿膠生産線,為産業量身定制了數字化生産線,全過程均可由機器人自動完成。這不僅使企業不再被“用工荒”縛住手腳,還使阿膠生産有了統一的標準,生産效率大幅提高。

坐在記者面前略顯靦腆的楊熾夫是留美工學博士,曾在美國最尖端的康復機器人實驗室工作,2015年初回國後加入集團。

“當時我在美國是可以參與人才計劃拿綠卡的,但一是愛國心,二是這裡的平臺太好,所以我回來了。”楊熾夫表示,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給孵化企業提供綠色生態環境,為鼓勵科研人員專心做研發,集團給予政策、資金和資源等全方位幫助。

全自動乾電池自動線的研發、設計者劉繼光,在即將步入退休年齡之際,重新回到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工作。“我和科技打了35年的交道,深知一個好平臺對於科研人員和科技項目的重要性。”劉繼光説,由於經歷過許多科研的艱辛,所以深刻感受一個好平臺對於資深科研人員而言誘惑更大。

“留住人才,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人才,是一切事業的核心,是東北振興過程中的原動力和實現破土的“金種子”。

“種子發芽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蔡德章認為,只有通過實現創新創業和産業聯動,搭建包括項目來源、專業孵化和良好去向在內的立體平臺,鼓勵團隊專心做研發,政府、企業和高校共同發力,才能留下和吸引更多的人才。

黑龍江中小企業總部基地負責人李明中建議,從企業角度而言,要主動跟隨國家新興技術發展方向,用創新創業的激情來幹事,通過成就員工的創新夢、創業夢來留住人才;對於優秀的員工要給予良好的薪酬福利和晉陞空間,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滿足人才的價值需求。

趙亮表示,政府應建立人才儲備庫和檔案制度,按照服務年限和創造業績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繼續優化創業環境,為人才創建一個看得到、摸得著的平臺和氛圍。

此外,輿論應鼓勵大學生回到家鄉幹事、創業,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社會各界應努力創造並鼓勵新業態的萌芽,讓擁有新知識的年輕人有施展才華的舞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