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自然科學基金會:從供需角度談“創新驅動”

2016-05-27 14:06 來源: 自然科學基金會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任務是防止經濟增長失速、努力保持中高速增長。實現這一任務目標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讓創新驅動成為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

從供需角度來説,創新驅動具有兩重特徵:若是將創新驅動作為一個整體,它就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供給側,其所對應的需求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消費。同時,創新驅動又可以分解為創新這一“産出”與驅動這一“執行功能”的契合,在這一契合過程中,創新成果位於供給側,驅動執行位於需求側。

創新驅動的供給側可視為一源一流——基礎研究為其源,從基礎成果到應用開發的浚通為其流。做好創新驅動的供給側工作就是要開源浚流。目前,我國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正處於從量變到質變的動力發展過程中,尚未形成對創新驅動的全面引領和有效支撐。

在應用開發方面,在技術創新上我們已初見成效,但人員的行業分佈較為固化。在産業發展段,我們缺乏寬視野的技術選擇機制,企業技術吸納能力不足,難以籌措轉型投資。因此,我國現階段尚未形成創新驅動的整體、成熟、全覆蓋的供給體系。創新産出在中下游缺乏跨界別的深度融合。此外,創新過程中人財物的片段化也是影響創新驅動全鏈條發展的重要因素。

創新驅動供需戰略的重中之重在於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契合,要把創新的産出轉變為驅動的動力。這要求從事創新活動的專業人員與具有驅動能力的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必須共同協力才能實現創新驅動。為此,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創新交易平臺實現信息契合;利用創客空間和跨界別人才培養實現人員契合;利用專利轉化、孵化平臺和創新驅動政策智庫建設實現政策契合。通過以上手段將創新側和驅動側契合為利益共同體,這樣創新驅動就可自發進行。

我國若想在創新驅動上引領世界,必須具有獨立制定創新驅動發展路線圖的能力。黨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近期、中期和中長期戰略目標。按照《綱要》的戰略部署,力爭在2050年,把我國建成世界重要的科學中心和創新創業高地,成為引領全球創新發展潮流的世界科技強國。 (作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楊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