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第四屆京交會吸引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近3萬名客商註冊參會

2016-05-30 07:5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第四屆京交會吸引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近3萬名客商註冊參會
服務貿易 轉型升級新引擎


5月28日,京交會上四川展示區新穎的造型,吸引觀眾瀏覽。李文明 攝

5月28日,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在北京開幕。這一全球服務貿易領域的盛會,吸引了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740家企業、近3萬名客商註冊參會。

本屆京交會突出“開放、創新、融合”的理念,緊緊圍繞服務“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聚焦科學技術、互聯網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務和旅遊、健康醫療六大重點領域,推出122場活動。

與會嘉賓深度研討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和貨物貿易深度回調的背景下,服務貿易如何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服務業為重點

中國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

5萬平方米的展覽展示,122場專題論壇、行業大會和洽談交易,使鳥巢旁的國家會議中心熱鬧非凡,中國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全球嘉賓的極大興趣。

2010—2015年,中國服務貿易年均增速達到14.5%,為世界平均增速的2倍。2015年,服務貿易進出口達到7130億美元,同比增長14.6%,居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第二位。

中國服務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正迎來一個全新的政策環境。

在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説:“中國以服務業為重點,推進新一輪的對外開放,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的準入限制。建立面向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積極探索適應服務貿易發展的管理體制、促進機制、政策環境和監管模式,著力構建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和市場化的營商環境,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在服務貿易領域深化合作創造有利的條件和公平的競爭環境。”

來自捷克的客商告訴記者:中國服務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國際化,阿裏巴巴搭建的交易平臺,現在有來自240個國家數千萬名用戶,支付寶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熟悉。2015年,中國境外旅遊、留學等支出達到2386億美元,居民出境遊的人數和旅遊消費連續3年居全球第一位,更是令人驚嘆。

英國主題日活動圍繞《願景2020:英國助力中國服務産業轉型》展開,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總裁衛可認為,“一帶一路”的倡議涉及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涉及4個大洲,覆蓋全球60%的人口,沿線GDP總量佔全球30%以上,英國成熟的金融服務業態,都願意參與到這個戰略中來,形成新的服務業生態。

經合組織副秘書長瑪麗·基維涅米女士説:“在發達經濟體中,服務業佔GDP的75%,在中國服務業的比重也在不斷地增加。這一距離,帶來增長的巨大空間。”

“十三五”期間,中國服務貿易將迎來全面發展的黃金時代,到2020年,中國服務進出口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為各國服務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重要的合作機遇。

數字化時代新機遇

跨界創新帶來服務貿易革命

北京市商務委主任閆立剛表示,此次京交會上,各論壇不約而同,深度聚焦數字化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服務創新以及給服務貿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什麼是服務創新?在《創新和服務貿易:數字化時代機遇與挑戰》論壇上,世貿組織副總幹事易小準一言概括:“服務創新,就是不斷提升客戶的極致體驗!”

一位順豐高管舉例説,物流過程,過去與用戶是脫節的,服務創新使這個過程全程透明,用戶可以隨時監控。快件數量增加,速度提升,價格下降了近一半。

各國來賓認為,數據驅動的創新,正成為全球服務創新的核心。來自浙江的螞蟻金服公司,分享了創新服務帶給客戶的極致新體驗:“3分鐘申請,1秒鐘放貸。”中小企業貸款,是個老難題。這家企業一年間服務了260多萬家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每筆放貸的成本只有幾元錢。它的背後,是阿裏巴巴數億用戶留下的生産和消費大數據,瞬間完成的信用評估。

服務內容在創新,服務方式在創新,服務模式在創新。通過創新,許多中小企業成為了微型跨國公司,從一個地點輻射全球。

騰訊政府事務部研究中心總監崔書鋒説:“微信,不僅是社交平臺,它正在成為一個連接器,把人、服務、資訊和物品連接起來,構建的是社會物聯網的基礎。”這樣的變化,在支付寶、小米等一批企業中,都在發生。服務業,就此構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國際貿易中心總幹事阿蘭查·岡薩雷斯女士説:“在過去,服務業的創新重塑了我們的歷史,而它將繼續重塑我們的未來,尤其是全球化的未來。”

加強國際合作

服務新業態呼喚新規則

網絡約車的出現,衝擊了傳統出租車行業的管理;跨境電商的異軍突起,挑戰原有關稅政策,電子交易繞過原有監管……參加京交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的專家認為,如何應對服務業新業態帶來的監管難題,已經成為擴大服務業開放背景下的最大挑戰。

服務業開放,與製造業開放有很大不同,資本、技術、信息、人員和知識等在全球生産網絡中的跨境流動更加活躍,也將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趙忠秀舉例説,過去進口CD海關可以監管,但現在可以在線下載,你不知道把海關放在哪兒。

“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有的監管並沒有隨著技術的發展而有所增強,這會影響數字貿易的進展。監管缺失可能導致交易成本的增加、法律環境的分割化,使我們不能充分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瑪麗·基維涅米女士表示。

根據世貿組織公佈的數據,目前,全球以通訊服務、計算機、信息服務、諮詢服務、金融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服務貿易額所佔的比重已經超過50%,推動全球服務貿易的結構調整,呼喚進一步的國際合作。

北京市副市長程紅表示:“京交會舉辦第四屆,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凝聚共識、暢談合作的國際平臺。”(記者 朱競若 賀 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