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遼寧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力

2016-06-01 16:1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大連6月1日電(記者閆平、石慶偉) 遼寧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前不久獲國務院批准。這個東北唯一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正在聚集創新元素,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增添內生動力與活力,帶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提質增效。

發揮沈大兩方面優勢 推進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

在瀋陽新松智慧産業園1.5萬平方米生産線上,各類移動、堆垛、裝配、檢測機器人正在緊張生産,但是偌大車間看不到太多工人。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告訴記者,新松已經成為通用、寶馬等全球500強供應商,躋身機器人中高端産業鏈。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瀋陽高新區形成了以工業機器人、IC裝備、流程工業自動化裝備、高檔數控系統、柔性自動化生産線、服務型機器等為主體的智慧裝備産業集群,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産業發展的重要策源地,擁有我國首家機器人産業上市公司,在全國機器人産業發展中佔有30%以上的市場份額。

而大連高新區經過25年的建設,高新技術産業蓬勃發展,以軟體和服務外包、網絡、工業設計、科技金融、文化創意、新能源技術等為主的特色産業形成了集群化發展。目前,大連高新區擁有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87家,技術先進型企業121家。

據了解,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創新驅動引擎”為戰略定位,將重點推進六項示範內容:一是推進以裝備製造業為重點的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二是培育發展與傳統工業互為支撐的新興産業;三是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新型産業技術創新體系;四是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五是集聚創新智力打造“人才特區”;六是構建大開放、大合作的協同創新格局。

遼寧省科技廳有關人士表示,建設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將有效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使遼寧成為創新資源的聚集區域、互聯互通的樞紐區域、開發開放的熱點區域。

目標已經確定 項目正在推進

作為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兩核”,瀋陽市和大連市分別圍繞示範區建設的總體定位,制定了2016年至2018年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示範區建設年度目標和重點任務。

為了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落到實處,大連高新區出臺了號稱高新區“史上最優惠政策”的十項扶持政策,用政策彌補創新的短板。目前,100多套人才公租公寓全部住滿,今後力爭達到10萬平方米以上的存量,解決人才公寓的週轉。

大連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靳國衛表示,將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實施“IT+”戰略,打造“軟體和信息服務升級版”“2025創新中心”這兩大引擎,將其作為創新驅動著力點。

據介紹,遼寧省將努力把示範區建設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開放創新先導區,力爭到2025年把沈大示範區打造成為東北亞地區科技創新創業中心。為此,將鼓勵示範區內有實力的裝備製造企業在境外建立産業基地和工業園區,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骨幹企業,構建大開放、大合作的協同創新格局。

打造創新驅動引擎 尚需破解諸多難題

瀋陽市和大連市的一些基層幹部認為,當前,遼寧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這個關鍵節點,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無疑為遼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重要平臺,有利於遼寧通過這個平臺來尋找加快改革與發展的創新驅動引擎,早日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

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南方一些發達地區相比,遼寧乃至東北在體制機制創新上,許多問題尚待破解,創新環境有待培育,企業和科研人員創新的積極性需要更好地得到保護,科技蘊藏的巨大潛能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創新要實、佈局要準、升級要精。”大連機床集團董事長陳永開説,企業技術創新既要執著,又要紮實,還需要長期的投入,一步一個腳印,光耍嘴皮子不行。

大連四達高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東栓説:“環境不改變,創新死路一條。中國民營高科技企業不是沒有創新能力,關鍵要為他們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遼寧省有關人士表示,今後將加強示範區發展頂層設計,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與經濟社會等領域改革同步發力,探索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創新模式,破解創新體系“孤島現象”,解決創新要素“碎片化”分散問題,實現科技創新的“聚變”和“裂變”效應。同時,大力探索政府與産學研、金融等部門協同創新模式,支持建設多種形式、滿足多種需求的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處置權管理改革,探索市場化科技成果定價機制,充分發揮示範區的核心載體作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