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審計署關於審計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意見

2016-06-03 19:17 來源: 審計署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審計廳(局),署機關各單位、各特派員辦事處、各派出審計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更好地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現就做好相關審計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科技創新的極端重要性。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分析了我國科技創新所處的時代方位、時代定位和國際地位,明確了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科技事業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興則國家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李克強總理強調,要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要深入學習貫徹大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認識推進科技創新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做好相關審計工作,促進科技創新政策措施落實,推進科技資金和科研項目管理創新,推動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有利於調動和保護科研人員積極性、有利於多出科技創新成果和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為我國如期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二、著力把握科技創新的新要求。各級審計機關要以是否符合中央決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為審計定性判斷的標準,深刻理解中央關於科技創新的總體部署和具體政策措施,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政策意圖。要堅持客觀求實,充分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把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創新工作中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實事求是地反映問題,客觀審慎地做出審計處理和提出審計建議。

三、著力推動科技創新相關政策落實。審計中要持續關注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等政策情況,以及深化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健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等措施的進展和效果,關注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運行服務、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設、科研項目信息公開、知識産權運用保護、國家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等情況,著力反映有關部門和地方貫徹中央政策措施不到位,有關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促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不斷完善和發揮實效。

四、著力推動建立完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審計中要關注各地區、各部門科技經費管理以及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立項遴選情況,重點揭示立項遴選機制不公開不透明,項目安排分散重復等問題。關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建立健全情況,重點揭示兼職和離崗創業、收益分配、科技成果轉讓流程等配套制度不完善,成果所有權和使用權處置難,項目驗收或結題不及時、走形式等,以及由此造成的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不足、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率低等問題。關注推進重大科技決策制度化和改革科技評價制度等情況,推動完善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資源配置方式,促進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

五、著力推動科技項目預算和財務管理改革。審計中要關注財政科研項目主管部門落實簡化項目預算編制、下放直接費用預算調劑權、大幅提高人員費用比例、增加用於人員激勵的績效支出等情況,關注各級政府財政、發展改革、教育、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落實簡化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管理、擴大中央高校和科研院所基建項目自主權、簡化用地和環評等手續情況,關注中央高校、科研院所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差旅會議管理規定、優化教學科研人員出國審批程序、強化自我約束意識、完善內控機制情況,重點揭示改革不到位或進展遲緩,簡單套用行政預算和財務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資源等問題,推動建立健全體現科研人員智力價值的科技經費分配製度,完善經費報銷制度,促進科技經費更好地服務於人的創造性活動。

六、著力推動相關主管部門履職盡責。審計中要關注科技管理部門落實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要求,構建科技創新平臺、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情況,重點揭示服務機制不健全、評價機制不科學、檢查評審過多、管理信息系統滯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不到位和轉化平臺不完善等問題,促進相關部門轉變職能、推進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減少科技項目行政審批,真正賦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等開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權,賦予領銜科技專家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動權。

七、著力推動科技經費加大投入和有效使用。審計中要關注各級政府科技經費預算安排、資金撥付和使用情況,重點揭示財政科技投入不足、資金分配“小、散”、資金撥付不及時造成大量沉澱,以及科技資金“管得過死”等影響科研項目實施進度和效果的問題,促進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關注國家財政、稅收、金融等各項科技創新相關優惠政策執行情況,是否真正起到引導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增加科技研發投入的作用。關注科技資金的安全,重點揭示相關部門和單位借科技項目之名,以權謀私、截留侵佔、貪污私分、揮霍浪費科技資金,以及有關主管部門和人員在科技資金分配管理中利用職權違法違紀向特定關係人輸送利益等問題。

八、著力推動鼓勵創新和保護創新。審計中要貫徹中央關於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要求,注重保護科技創新中的新生事物,注重保護科技人員的創新性和積極性,注重維護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推動完善保障和激勵創新的分配製度。對突破原有制度或規定,但符合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有利於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有利於科技創新目標實現,有利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有利於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於保障國家安全的創新舉措,要堅決支持,鼓勵探索。要積極發現破解科技創新難題的好做法好經驗,促進總結和推廣。

九、著力推動完善體制制度機制。審計中要貫徹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改革要求,對制約和阻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制約和阻礙“雙創”環境優化,制約和阻礙提高科技資金績效,制約和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等體制機制性問題,要及時反映,推動破除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要關注影響科技創新的深層次問題,關注創新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完善科技制度和深化改革,促進形成新的制度或規定。

十、著力推動審計工作創新。各級審計機關要解放思想、銳意創新,推動審計理念思路的與時俱進、審計制度機制的與時俱進、審計方式方法的與時俱進。要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廣泛運用數字化審計方式,歸集數據、分析數據、查找疑點、綜合提煉,大幅提高審計的精準度和時效性。要注重從宏觀層面進行大數據關聯分析,提高研判宏觀經濟發展趨勢、感知經濟社會運行風險、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的能力。要加強對國家戰略、公共政策、宏觀經濟形勢的研究,加強審計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提煉,提升審計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審計署

2016年6月3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