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際産能合作開闢經濟發展新空間

2016-06-07 07:3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場論壇,吸引73個國家和地區近2100名代表,簽署28個重大項目——
國際産能合作開闢經濟發展新空間

6月5日至6日,中國中部國際産能合作論壇暨企業對接洽談會在湖北武漢舉行。來自7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100名代表、450家企業參會,與會外方代表400多人。此次對接洽談會上,中外企業僅簽署産能合作重大項目就達28個,涉及總金額79億美元。

專家表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複雜嚴峻,特別需要多方攜手,有力應對。著眼當前穩增長,摒棄保護主義思維,倡導自由貿易,是治標;著眼長遠增動力,加強産業投資合作,鼓勵技術和商業創新,是治本。而國際産能合作,正是標本兼治的良方,恰逢其時。

搭建務實合作平臺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看來,國際産能合作至少有3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他表示,中方倡導國際産能合作,主張把中國的優質産能和優勢裝備,同發達國家的關鍵技術和先進裝備結合起來,同廣大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工業化需求對接起來,既可以為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和健康增長注入新動力,又可以為中國經濟穩中求進開闢新空間,還可以為各國企業合作共贏創造新機遇。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諸多外賓的贊同。白俄羅斯經濟部部長季諾夫斯基説,當前,應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投資積極性下降、資本外流等世界性難題,迫切需要各國調動一切資源和力量,在互惠互利、政府導向、企業主體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國際産能和産業合作,實現全球市場一體化、資源配置一體化、經濟一體化。

“加納已經成為中國科技的受益國,不少中國企業在水利、住房和海岸防護方面積極參與,新技術已在加納各領域得到應用。”加納水利工程和住建部部長誇庫·阿傑曼·門薩説,非洲非常歡迎新技術,各國有大量的計劃和項目需要融資。

孟加拉國道路交通與橋梁部副部長坎德科·安瓦爾·伊斯蘭姆表示,從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到中俄蒙經濟走廊,一個個區域合作新倡議中活躍著中國企業身影。他誠邀中國企業在電力、鐵路、交通、基礎設施、IT、農業等方面到孟加拉國投資創業。

湖北再次走在了産能國際合作的最前沿,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説,國際産能合作是中部六省共同的機遇,湖北將與中部兄弟省份一道,深入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更加聚焦重點産業、搭建務實合作平臺,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增進共識擴大合作

兩年來,從成立絲路基金到籌建亞投行,從“一帶一路”共建願景和行動文件發佈,到一批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項目穩步推進,國際産能合作跨越萬水千山。高鐵、橋梁、水利工程、生物醫藥……“中國造”“中部造”“湖北造”,正在世界舞臺上長袖善舞。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吳紅亮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論壇以“一帶一路國際産能合作”為主線,精準對接國際産能需求,重點聚焦基礎設施、能源礦産、機械設備、網絡信息、農業和農産品加工等五大板塊。

據介紹,國際産能合作“十三五”規劃正在草擬中,預計今年出臺。“這是一個國家級規劃,它將為企業走出去、開展服務提供指南和指引,也是各級政府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服務的重要依據”。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也表示,要發展實體經濟,摒棄保護主義的思想,産業合作是必然選擇。同時,它也有利於促進科技技術革命,也能讓資本的活水流向需要的地方。

除了政府力推外,企業亦敏銳嗅到國際産能合作的巨大潛力。在産能大會企業集市活動現場,記者注意到,159家中方企業競相展示企業形象,尋找合作夥伴。摩中友誼和交流協會會長默罕默德·阿裏在企業集市上與多家中國企業負責人交流,他表示,摩洛哥渴望與中國加強經貿往來,特別是在裝備製造、農産品、旅遊産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今天我來企業集市就是為了推介摩洛哥,期待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摩洛哥投資、旅遊、興業”。

中部國際産能大會取得了兩方面顯著成果。一是增進了共識。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在發展中國家加快新型工業化大背景下,加強國際産能和産業合作是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結構性改革、優化全球産業鏈的重要途徑。二是擴大了合作。通過舉辦這一論壇,促進企業和産業合作“請進來”和“走出去”雙向互動,推動中國中部和有關國家務實合作、互利共贏。

先進産能“走出去”

記者發現,在已經簽約的28個重大項目中,高科技和綠色環保産業受到各方青睞。

“中非共建非洲信息高速公路項目”戰略合作備忘錄亦在産能大會期間正式簽署。該戰略合作備忘錄由烽火通信、中國通信服務、中非發展基金三方共同簽署。據悉,“中非共建非洲信息高速公路項目”預計總投資將超百億美元,商業模式為骨幹網運營,附加衛星、城域網等接入業務以及智慧城市、信息産業園等業務,擬分期投資建設運營,計劃先於2017年在東非試點,同時考慮在其他重要國家啟動,預計將在2020年完成全網建設並全網運營。

光谷北斗與泰國合作方簽署建設“中國—東盟北斗科技城”項目,投資總額近20億美元,此次簽約金額3億美元。光谷北斗公司董事長楊鈞議表示,公司將以泰國為基礎,逐步將北斗技術推廣到東南亞各國,服務這些國家的經濟建設。

環保産業是簽約項目的“寵兒”。比如,武漢企業世紀天潤控股公司擬在馬來西亞投建節能及新能源項目,省聯投集團、宜昌科力生公司將在哈薩克斯坦規劃建設能源産業片區等。“一口氣簽了4個項目,太陽能將是我們這次投資的重點領域之一。”湖北省新絲綢之路國際合作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呂漢洲介紹,除項目本身是綠色環保産業,項目建設過程也將力求低碳、無污染。比如,在保加利亞和剛果(金)的機場改擴建工程、綜合性醫院、公路、水電工程等項目,防塵降噪、環保材料的使用將貫穿建設施工全過程。

另據介紹,此次簽約的部分項目還填補了項目落地國的産業空白。如中國五環與孟加拉國一家公司簽約PVC建設合作項目,將改變該國相關原料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記者 魏勁松 通訊員 李博)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