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資本流出規模較小 外匯儲備承壓不大

2016-06-08 07:2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5月份外匯儲備逾3.1萬億美元,較4月份減少279億美元。專家認為——
資本流出規模較小 外匯儲備承壓不大

5月份,我國外匯儲備環比出現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估值效應和資本流出導致的。專家表示,這並不會對外儲帶來大的壓力。與此同時,CFETS人民幣匯率、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出現兩升一貶,表明人民幣匯率根據市場供求變化自發調節、雙向浮動的特徵更加明顯,不會出現單邊走勢——

中國人民銀行6月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917.36億美元,較4月份的32196.68億美元減少279.32億美元。此前兩個月,外匯儲備曾出現小幅上升,3月和4月分別上升102億美元和70億美元。業內人士認為,外匯儲備5月份由升轉降,主要由估值效應和資本流出導致,但資本流出規模較小,近期不會對外匯儲備帶來較大壓力。

國泰君安分析師徐寒飛表示,5月份外儲的回落主要原因是美元上漲。美元指數5月份大幅上漲3%,造成估值損失250億至300億美元,由此帶來的5月中國外匯儲備的回落,並不對應實際的外儲消耗。瑞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鋻於5月份歐元和日元對美元貶值明顯,估計主要儲備幣種匯率變動會對外匯儲備産生25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損失,與4月份130億美元的正向估值貢獻形成鮮明對比。不過,預計5月份外貿順差擴大應可以部分支撐外儲積累。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分析師閆玲認為,當前,國內外匯市場供求失衡和央行的干預力度仍屬溫和。雖然5月份的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為1.5%,但央行外匯儲備的降幅並不大,這反映出投資者對於匯率波動的適應力和耐受力增強,外匯市場供求失衡和央行外匯干預的力度不大。近期匯率波動更多是市場因素變化所驅動,而非所謂“政策引導”。

除了估值效應,資本流出也是外匯儲備由升轉降的原因。但市場人士認為,由於個人換匯和企業換匯的規模目前都處於可控範圍,5月份資本流出對外儲的影響有限。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個人換匯不再是市場壓力。年初個人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刷新後,預期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居民紛紛買入美元。一旦個人開始集中購匯,機構參與者就更加擔心外儲充足度並增加購匯力度。這一循環目前已被打破,一方面,隨著人民幣後續走強,不少購匯者一度蒙受了損失,個人換匯需求趨於理性;另一方面,對人民幣仍持悲觀看法的另一些居民則可能已經用掉了今年的換匯額度。

知名外匯專家韓會師認為,此前外匯管理部門加強了相關檢查,在嚴格的實需原則管理下,企業正常運營所産生的購匯需求難以提前集中釋放,即使有些企業有做空人民幣的想法,也很難立即轉化為境內市場的高額購匯。出口企業的結匯動力雖然至今仍然比較疲弱,但繼續壓縮結匯,囤積美元的成本已經變得越來越高,使得結匯市場很難進一步大規模萎縮。

韓會師表示,這樣的結售匯格局導致結售匯即使出現逆差,規模也必然較小,只要個人購匯市場不發生過大的恐慌性購匯,資本流出就不會給外匯儲備造成沉重的存量資産拋售壓力。

5月份,以SDR計價的外匯儲備為22751.33億SDR,較4月份增加34.9億SDR,結束了1月以來的連續下降。

徐寒飛認為,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下降規模有限,而以SDR計價的外儲數據出現回升,説明資本流動仍在改善。近期資本流動受短期匯率波動的影響在減弱,這一方面反映了央行已經基本不再干預短期匯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私人部門匯率預期趨於理性,匯率波動“眩暈症”顯著減輕。

梁紅則表示,在中間價形成機制更透明的情況下,市場可以容忍並適應更大的匯率波動,而不至於引發激烈反應。現在中間價形成機制非常透明。央行已明確人民幣中間價遵循“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在新框架下,市場了解人民幣波動是有界限的。

對於未來的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動變動趨勢,謝亞軒認為,隨著市場對美聯儲政策不確定性,包括英國脫歐這個風險事件的擔憂,資本流入的動力進入5月份以來有所減弱。近期人民幣還會保持弱勢,外匯市場仍然是美元的供應小于需求,但供求失衡的程度要遠小于去年底和今年1月份。在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之前,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以震蕩為主。(記者 張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