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大學生就業基本穩定,創業存活率明顯提升

2016-06-13 07:2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大學生就業基本穩定,創業存活率明顯提升
這些“綠牌專業”,你知道嗎

製圖:蔡華偉

畢業將至,今年大學生就業創業情形怎樣?近年來,各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趨勢如何?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日前發佈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7%,其中,本科院校畢業生為92.2%,高職高專為91.2%,與2014屆(92.1%)和2013屆(91.4%)基本持平。

“在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下,2015屆大學生就業基本穩定,一方面因為大學畢業生的創業和深造比例上升,減少了需就業的基數;另一方面因為信息、教育、醫療等知識密集型産業近年來增長較快,大學畢業生在經濟結構變化中的就業適應性更好。”有專家分析。

自主創業者超過20萬人,創業存活率明顯提升

黃榮檳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專業2012屆畢業生。大學畢業後,他來到一家央企,負責鐵礦石等大宗原料進口工作。可三年合約期滿後,他選擇了辭職,開始了自主創業之路。“其實剛畢業時,創業的種子就已經在心中埋下。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我更發現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況且,現在創業環境、投資政策那麼好,我也想在風口上飛一把。”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佈的普通本專科畢業生人數680.9萬估算,2015屆大學生中約有20.4萬人選擇了創業。

大學畢業生創業存活的比例也在上升。2010屆畢業時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三年後還在創業的比例為42.2%,2012屆畢業生的創業三年存活率達到47.8%。

“在政府引導、社會氛圍和學校支持下,創業成為許多青年願意嘗試的一種選擇。尤其是‘先就業後創業’成為一種趨勢。”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洪成文説:“從報告中可以看出,2012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創業的比例為2%,畢業三年後創業比例增長為5.7%,其中畢業時創業、三年後還存活的約佔1個百分點,就業後再創業的約佔4.7個百分點。”

管理學就業率最高,計算機與數據處理收入最高

數據顯示,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門類是管理學(94.0%);最低的是歷史學(86.4%),其次是法學(86.9%)。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專業類是城市軌道運輸類、港口運輸類、公共管理類(均為94.4%),最低的是法律實務類(86.7%)。

2016年本科類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綠牌專業”包括:軟體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審計學、廣告學、車輛工程。其中,軟體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車輛工程專業上屆也是“綠牌專業”。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紅牌專業”包括:應用心理學、化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美術學。其中應用心理學、生物科學、美術學、音樂表演上屆也是“紅牌專業”,美術學則是連續三屆“紅牌”。

2015屆大學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3726元,比2014屆增長了239元,比2013屆增長了476元。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本科畢業生有27.1%,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1.1%。扣除當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長的影響後,近三屆大學生實際工資仍保持著穩定上升的趨勢。

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從事的主要職業類月收入最高的是“計算機與數據處理”(5039元),其次是“互聯網開發及應用”(5017元)。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月收入最高的職業類是“經營管理”(4148元),其後是“金融(銀行/基金/證券/期貨/理財)”(4141元)、“互聯網開發及應用”(4101元)。

教育、醫療、信息産業吸納力增強,建築、傳統製造業需求下降

安徽工業大學國際經濟專業的徐春陽在畢業後並沒有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而是去了一家培訓學校。“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小學教育、外語留學培訓機構之類的教育行業招的人不少,而且待遇不錯。加上我有過留學的背景,所以現在的這份職業很適合我。”徐春陽説:“我認為,在當下社會,教育是一個會被不斷增加投入的行業,前景應該不錯。”

徐春陽的感受是有數據支撐的。藍皮書顯示,在就業比例前十位行業中,與2013屆相比,2015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增加較多的行業類依次為“教育業”(增加3.6個百分點)、“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增加2.8個百分點)、“媒體、信息及通信産業”(增加1.8個百分點);就業比例降低最多的行業類是“建築業”,降低了2.4個百分點,其次是“機械五金製造業”,降低了1.7個百分點。

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比例增加較多的行業類為“金融業(銀行/保險/證券)”(增加2.2個百分點)、“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增加2.0個百分點)和“教育業”(增加1.9個百分點);就業比例降低最多的主要行業類是“機械五金製造業”,降低了1.6個百分點。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認為,“連續三屆的行業吸納率數據反映了社會産業結構的變化趨勢。知識與服務密集型的現代産業發展勢頭強勁,而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産業則面臨一些挑戰。”

民企、中小微企業、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等成為主要就業去向

武漢大學文學院2015屆畢業生張璞在決定去哪工作時左右為難,一邊是中建集團下屬某分公司,一邊是一家民營企業。張璞説:“想來想去,覺得去中建工作的話可能要跟著項目跑,不太適合女孩子,所以還是選擇了這家民企。老闆有想法、有激情,跟著他幹,能鍛鍊能力,而且這邊工資又高,一個月能有1萬塊。”

從就業報告數據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去向。大學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54%上升為2015屆的59%。與此同時,大學畢業生在國有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2%下降到2015屆的18%,在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11%下降到2015屆的9%。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分析:“這些變化也反映了企業結構的調整。國企正在經歷新一輪的産能調整,轉型升級中會遇到很多挑戰;外資企業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對畢業生的吸引力慢慢下降;而此時民營企業對就業的支撐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此外,中小微企業雇用了超過一半的大學畢業生。2013—2015屆大學畢業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51%上升為55%。

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的就業比例上升。2013—2015屆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52%上升為2015屆的55%。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溫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