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1+1+1”簽約、延伸處方、轉診預約等措施初顯成效

2016-07-13 08:55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1+1+1”簽約、延伸處方、轉診預約等措施初顯成效
醫生工作有底氣,居民看病更方便

7月12日下午,由市衛生計生委、解放日報社聯合主辦的上海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研討會傳出消息:申城首批試點的6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1”醫療機構組合簽約已實質啟動,得到簽約居民的充分認可。截至6月底,首批簽約“1+1+1”居民超過24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超過20萬人,已簽約居民年內在簽約醫療機構組合內就診佔78.55%,在簽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佔60.8%。

社區衛生綜改讓市民得實惠

作為首輪被納入本市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試點的單位,閔行龍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去年11月起先行先試,目前已取得較大階段性進展。昨天的研討會上,74歲社區居民唐古華來到現場,講述自己的切身感受。唐老伯患有房顫、肺氣腫、高血壓、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堵塞等,“看病是我的日常功課,以前苦不堪言。曾經淩晨起來趕專家門診號,5時打車到醫院,可還是晚了,最後我只能向票販子買號花了400元冤枉錢,又累又窩囊!”

2012年與家庭醫生簽約後,原本抱著試一試的唐老伯逐漸産生“依賴”。“上午開了延伸處方,下午短信就提醒我去社區拿藥,再不用來回奔波了。”唐老伯算了筆賬:在社區配藥,醫藥費可減少20%至25%。“如病情有變,醫生還能直接幫忙預約大醫院專家,真的功德無量。”唐老伯補充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的免費體檢更是幫大忙,“小區裏的老朱師傅、陳阿姨,就是通過普查發現了惡性腫瘤,由於治療早,4年過去了,現在精神都還不錯。”

龍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代表韋莉君要服務龍柏五村2580名居民,現在的簽約人數是1596人。在綜合改革推進過程中,她發現工作變得更有“底氣”了,這都離不開“1+1+1”簽約、延伸處方、長處方、家庭醫生轉診預約等“資源”的支撐。作為健康管理的社區守門人,家庭醫生工作隨職能轉變,如今,他們不僅需完成日常基本醫療服務,還承擔大量公共衛生工作。而在韋莉君看來,大家的幹勁卻更足,“通過對工作項目的合理標化,目前,家庭醫生的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20%,充分調動了我們的工作積極性,也提升了對於這份職業的滿意度和期望度。”

家庭醫生“獲得感”明顯提升

像唐伯伯這樣在社區享受便捷就醫的居民,遠不止于閔行龍柏地區。閔行區衛生計生委主任黃陶承介紹,區內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納入綜合改革試點,居民、家庭醫生的“獲得感”均明顯提升。

長處方、延伸處方是最接地氣、最符合居民需求的重要舉措。據測算,閔行區內社區醫療機構均次費用約190元,除了免掛號費的實惠,單按報銷比例每張處方就能省下約20元。從家庭醫生來看,改革後基於全面預算管理為抓手的績效評價機制,鼓勵家庭醫生多勞多得、優質優酬;還依託區校共建、以醫聯體建設為載體,為家庭醫生提供了科研、進修、晉陞的途徑和平臺。

松江區創新推出了網格化家庭醫生服務。松江區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正介紹,家庭醫生服務制度與松江區社會治理網格相對接,構建了1302個網格化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讓“看病不用找熟人”上升至“放心地把健康管理鑰匙交給守門人”。徐匯區在加強全科醫師隊伍建設方面頗有亮點。徐匯區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克利説,近期區內將出臺包括人才公寓、海外培訓計劃、全科醫生啟航基金、實訓培訓基地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吸引、留住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醫師,為家庭醫生團隊儲備充足力量。

持續改革要多部門聯合支持

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鄔驚雷表示,全市首批65家試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力爭年底基本實現各方面改革目標;第二批試點也已全面啟動。

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的“上海經驗”,在專家看來頗有示範意義。市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復旦大學胡善聯教授説,社區衛生實行長處方、延伸處方,使診療行為下沉,可有效降低醫療費用、節約衛生資源;家庭醫生團隊、工作室的服務模式,實現了科學績效管理。

專家也指出,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絕非醫療機構一家之事,想要改革成果持久、真正讓居民受益,還需多部門配合。例如,社區衛生服務如按人頭支付費用,醫保部門在支付制度上應給予支持;三級醫院應給社區業務輔導、轉診綠色通道等資源支撐; 醫藥部門在藥物配送上給予充分保障; 人事部門對家庭醫生的薪酬改革、財政部門對績效工資的制定等也需要配套。(記者 顧泳 見習記者 黃楊子)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