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人民幣匯率如何保持基本穩定

2016-07-15 07:0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指數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小幅貶值,6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上年末貶值5.86%,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較上年末貶值5.53%和3.12%。人民幣匯率能否保持基本穩定?市場上有多種不同的看法。甚至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將出現單邊下跌走勢。

眾所週知,如今外部經濟復蘇步伐並不一致,美國經濟溫和復蘇,歐元區復蘇仍步履蹣跚,日本經濟則繼續低迷,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諸多困難,再加上英國退歐這一“黑天鵝”,使得全球復蘇的前景平添變數。在這樣錯綜複雜的局面中,各國央行也是舉棋不定,美聯儲何時再加息,歐盟、日本又將以何種方式加大寬鬆力度,都是未知數。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面臨諸多風險事件的衝擊,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確實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可以説清的問題。

綜合各方因素來看,正如近期央行連續表態所傳遞的信號,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按照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形成機制有序運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必將對我國形成溢出效應,並對國內經濟增長和跨境資本流動造成擾動。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平衡,仍需多措並舉,在變中求穩,在變中求平衡。

所謂保持基本平衡,是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並不是對美元雙邊匯率保持不變。今年以來,尤其是近期英國退歐公投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調整,但對一籃子貨幣仍保持基本穩定。再者,匯率要在基本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平衡。上半年,尤其是剛剛過去的6月份,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出現貶值。不過,該指數以2014年12月末為基期,當時人民幣匯率正處高位,並不反映真正的均衡水平。應該説,儘管仍要靠市場力量逐漸發現匯率均衡水平,但當前的匯率距離均衡水平更近了,而不是更遠了。

尤其要説明的是,在變動不居的環境中,強求匯率這一價格指標保持絕對穩定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否則只能阻礙外匯市場出清,導致波動壓力不斷累積。即使是在均衡水平上,基本平衡也是指一個區間概念,匯率的短期雙向波動,不可避免,也無需恐慌。橫向比較,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主要貨幣都在不同時期出現過較大調整。

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走勢還要取決於基本面,基本面越是強勁,匯率越能得到支撐,獲得基本平衡。當前,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國際競爭力依然較強,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較好,金融體系穩健。在當前世界經濟的深度調整期,和相當多的主要經濟體相比,這樣的基本面狀況都當屬強勁之列,也足以保證外匯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人民幣匯率不會單邊下跌。

當然,也要正視發展中的問題。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經濟回升對房地産和基建投資依賴較大,民間投資增速及其佔比下降,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增強。這就需要抓緊時間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效率,挖掘自身潛力,進一步夯實基本面,以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能否保持基本穩定,要看市場與新機制的磨合。2015年12月11日,人民幣匯率指數推出,今年5月初,央行進一步解釋“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到現在為止,時間還不長,市場需要時間與新機制進行磨合,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下一步,還要繼續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更加靈活的機制也有利於匯率獲得基本均衡。

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的基本均衡,取決於能否妥善應對風險事件的衝擊,積極加強市場溝通。比如,在英國退歐等風險事件影響下,很多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短期內對美元出現貶值,人民幣也不例外。風險事件爆發導致避險情緒升溫,已推動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快速走低,導致中美利差水平進一步擴大,這會制約資本外流規模;同時,政治和經濟相對穩定環境也有望吸引跨境資本的流入。總之,良好通暢的溝通,更容易讓市場儘快從短期衝擊中恢復到正常狀態。

總體來看,一旦出現極端情況,匯率波動明顯超出合理範圍,央行仍然可以使用多種工具,避免匯率超調,及時穩定市場情緒。(記者 張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