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16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

2016-07-16 10:14 來源: 統計局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們剛才看到二季度的GDP增速還是6.7%,和一季度持平,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已經出現了走穩,或者説這已經是L型走勢的底?另外,對於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新的變化,發言人如何看?謝謝。

盛來運:

謝謝你的提問。關於上半年經濟運行的情況,我們總的判斷是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運行平穩,符合預期,也符合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發展規律。具體來講,我想用五個字,“穩、進、新、好、難”,來概括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穩”是指經濟運行平穩,穩的態勢在持續。

首先,經濟增長是比較穩的,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長率都是6.7%,呈現出階段性企穩的態勢。雖然上半年增長6.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個百分點,但是我也計算了一下,上半年的6.7%所創造的GDP增量如果按2010年不變價格,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多增了230億元人民幣,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是在穩定增長的。

第二,就業穩。從人社部調查的數據來看,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目標的71.7%。從我們統計的失業率數據來看,全國大城市的調查失業率基本上穩定在5.2%左右,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左右,總體上是比較穩定的。

第三,物價穩。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與一季度持平,6月份CPI上漲1.9%。把能源和食品價格影響扣除以後,最近幾個季度核心CPI上漲基本上都在1.5%-1.6%小幅波動。

第四,收入和消費增長穩。上半年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5%,一季度也是6.5%。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3%,跟一季度持平。所以從這些指標看,我們總的判斷穩的態勢在持續,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

“進”主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在穩步推進,進的力度加大。

首先,從産業結構來看,三産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上半年三産佔GDP的比重達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産業結構中我們比較關注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高技術産業發展的情況,上半年高技術産業增長速度達到10.2%,佔比12.1%,比去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

第二,需求結構有進。三大需求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資本形成貢獻率是37%,服務和貨物貿易凈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是-10.4%,從三大需求來看,內需仍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決定因素,消費的貢獻在提升。

第三,從區域結構來看,中西部地區後發優勢還在繼續發揮。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速普遍要高於東部,高於平均水平。另外“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也是穩步推進的。

第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落地,“三去一降一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從去産能看,上半年煤炭産量下降了9.7%,粗鋼下降了1.1%;從庫存情況看,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3月末減少了2100萬平方米;從去杠桿的情況來看,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從降成本的角度來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的主營成本是略有下降的。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尤其是農林水、扶貧、科技這些領域的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力度不斷加大。

“新”主要是新經濟發展的態勢良好,新的動力在增長。從企業主體來看,今年繼續保持了去年以來大幅增長的趨勢,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上半年日均新登記企業1.4萬戶,比去年1.2萬戶又有所提升。從新産業的情況看,高新技術産業繼續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二季度增長了11.8%,比一季度加快了1.8個百分點。從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來看,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上半年網上零售額增長28.2%,網絡約車、在線教育、醫療等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新産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好”主要是表現在經濟運行的質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積。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有所好轉。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降幅連續6個月收窄,有利於市場環境的改善,也有利於企業利潤的提升。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6.4%,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是負增長。另外,社會事業各個方面也得到了較快發展。從這些情況來看,中國經濟總體上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穩中有新。但是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中國經濟運行中也是穩中有憂,穩中有難。

“難”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上。一是從國際環境看,仍然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貿易持續低迷,而且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包括近期英國的脫歐公投,增加了世界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所以外部的環境比較難。

二是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調整的陣痛還在持續,實體經濟運行還是比較困難。另外,宏觀調控的兩難和多難的問題有所增加。所以整個形勢還是比較複雜,困難還是很多的,而且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面對這樣一個艱難的局面,中國經濟上半年能夠交出穩定增長、穩中有進的答卷,應該説是非常了不起的。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壯大新的發展動能,力促經濟穩中向好。謝謝你。

鳳凰衛視記者:

請問統計局最近公佈了GDP核算方式的改變,對這次數據有一些影響,也有外界分析認為,這樣的核算提高了相關數據,您如何看待呢?

盛來運:

謝謝你的提問。最近大家對國家統計局前不久發佈的研發支出核算改革的報道很多,大家還是積極肯定國家統計局這一重大改革,包括這兩天我們也陸續收到國際組織的一些來函,像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部的一些負責人給我們國家統計局來函表示讚賞,並且表示支持。

關於將R&D計入GDP的重大改革,這是一個制度性的安排。2009年,在聯合國公佈了SNA2008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後,國家統計局一直在積極研究,也在積極準備與國際標準接軌。再加上這幾年國家尤其重視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所以為了更好地反映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真正做到國際可比,國家統計局加大了這方面改革的力度,于上半年推出了R&D計入GDP核算改革。

7月5日我們公佈了採用新核算方法的結果,並且修訂了1952年到2015年的國內生産總值數據。從這些數據看,創新尤其研發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在不斷提升的,但是對增長速度的影響並不大。從過去10年來看,研發投入計入對GDP增速的影響只有0.06個百分點左右。

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研發支出核算改革對GDP增速的影響初步核算下來只有0.02個百分點,把它扣除也不影響一季度、二季度及上半年增長6.7%的走勢。另外,從長期來看,這項改革既做到了國際可比,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推動國內的創新活動,有利於推動各地加大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謝謝你。

路透社記者:

民間投資增速上半年回落到了2.8%,政府一再強調要採取措施提振民間投資,但是效果好像不是很大,您解釋一下原因好嗎?謝謝。

盛來運:

謝謝你的提問。從上半年情況來看,民間投資增速繼續回落,1-6月份增長2.8%,比1-5月份回落了1.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速為什麼會回落,從大的背景來講,還是跟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有關係。民間投資中50%左右是製造業投資,中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新階段以後,傳統行業由於産能過剩比較嚴重,所以需要進行市場出清,市場環境偏緊,加之工業品的價格在持續走低,所以企業投資意願不強。這是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近期國務院九個督查組對全國各地調查發現,確實有一些地方存在著對民間投資進入準入門檻過高、改革不到位的情況,還存在不少“玻璃門”、“彈簧門”,民間投資雖然願意進入,但是由於這些門檻的限制,不利於民間投資的增長。

第三個原因,跟民間投資融資的成本有關,民間融資主體很多都是小企業,存在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

以上多種原因結合在一起,影響了民間投資增速。

我想強調兩點,第一,這種調整跟大的産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相關聯,所以適當的增速回落既是結構調整的反映,也有利於傳統産業的調整。

第二,我想著重強調的是,儘管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落,尤其是民間投資增速在回落,但是固定資産投資的結構是在持續優化的。從産業結構來講,雖然説二産的投資增速回落,但是三産的投資增速還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上半年第三産業投資增長11.7%,佔比繼續提高。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速度是加快的,而且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上半年高技術投資增長13.1%,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是22.5%,另外還有國家補短板領域的一些投資,像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投資增長速度達到26.7%。雖然投資增速回落,但是結構在繼續優化。

最後,一些先行指標表現不錯,像固定資産投資的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上半年增長25.1%,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同時,近期市場環境有所改善,尤其是PPI的降幅在持續收窄,這一點對企業的利潤有好處,同時也有利於刺激或者吸引民間投資,因為市場環境好了,企業的效益改觀了,企業也有積極性加大投資的力度。近日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針對民間投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影響因素,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具體政策。只要加強政策的落實,再加上市場環境的變化,先行指標也不錯,民間投資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謝謝你。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近兩年服務業增長很快,是穩增長的功臣,特別是其它服務業增長更快。有分析質疑,其它服務業之中是有水分的,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另外,剛才您也提到民間投資增速在回落,面對這種情況國家也有一些政策應對,未來這種回落的態勢在企穩之後有沒有可能出現轉向的可能?謝謝。

盛來運:

關於民間投資的問題,我剛剛已經解答了。這裡我就服務業發展情況及其相關數據著重回應一下。服務業這幾年確實發展比較快,而且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升。去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第一次突破50%,達到50.5%,今年上半年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産業同比增長7.5%,佔GDP的比重是54.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9.7%,而且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所以,服務業仍然是支撐經濟穩定增長的主動力,確實是居功甚偉。

服務業近幾年保持較快增長是有理由的。首先,服務業加快發展符合産業成長規律,從國際經驗來看,一般是在工業化的中後期階段都會出現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情況,因為工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對生産性服務業的需求是在不斷提升的。同時這一階段也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時期,大家對生活性服務業的需求也是急劇高漲,這兩點共同推進了服務業發展的速度在加快、比重在提高。現在大家都知道,目前發達國家服務業的GDP佔比普遍都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80%。我國進入這個轉型階段以後,出現這樣一個現象,是符合新常態發展規律的。

第二,這幾年黨和政府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因為工業在調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服務業是一個重要的抓手,所以政府加大了對服務業的引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從目前來看,這些政策實施的效果是明顯的,共同推動了服務業較快增長。

第三,服務業的發展跟相關指標是配套的。從幾大指標來看,首先,發電量的情況,上半年第三産業的用電量增長9.2%,比全社會的平均用電量提高了6.5個百分點,增長速度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1個百分點。

其次,從投資情況看,上半年第三産業投資增長11.7%,佔全部投資比重57.7%,而且三産投資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外商投資這幾年有一個新的特點,以前外商的投資主要是投工業項目比較多,但是這兩年投服務業比較多。今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投資中服務業投資增長8%左右,比整個外商直接投資增長高將近3個百分點,而且外商投資的比重中有70%左右是投向服務業領域。

再次,從稅收來看,上半年三産稅收增長速度是10.9%,比全部稅收高4個百分點左右。在稅收比重中也有一個數據,三産所佔整個稅收比重是58.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個百分點左右。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勞動力調查數據,規模以上大企業的就業人員下降,因為結構的調整,工業中一些去産能的行業就業人數有所下降,但是規模以上三産的就業人數增加了3.2%。從這些指標可以看出來,相關指標和服務業增加值是很匹配的。

第四,國家統計局高度重視統計工作,這幾年我們加大了改革創新力度,建立了規模以上服務業的聯網直報制度,有些互聯網大企業直接報送數據,同時我們又建立了小型服務企業的抽樣調查制度,另外我們還跟相關的部委合作,他們給我們提供行政記錄的數據,這些數據綜合放在一起,給服務業科學核算提供了基礎。

關於你剛才講的現代服務業,這兩年確實增長的比一般服務業還要快,因為現代服務業中主要囊括的是一些符合産業發展方向的服務業,比如有剛才所提到的信息傳輸和軟體服務業、商務和租賃服務業、文化影視服務業,還有養老健康這些幸福産業,包括了九大行業,這九大行業都是符合産業升級的方向,也符合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方向,所以他們發展得快一點,也有很強的支撐。儘管社會上有一些報道,提出了一些質疑,如果他真的了解統計的制度和核算基礎的話,這些疑慮都會打消。當然這也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進一步加大數據公開和透明的力度。謝謝你的問題。

中國新聞社記者:

近期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説,統計局正在開展新經濟的調查和核算,我想請問一下什麼時候能公佈調查結果,對GDP的數據有沒有什麼影響?我想問一下影響中國近期28個省的洪災對GDP等一系列經濟數據有沒有什麼影響?謝謝。

盛來運:

謝謝你對統計局核算制度的關心。我先回答關於水災的問題。最近洪澇災害頻發多發,涉及面比較廣。因為今年確實氣候有一些反常,極端的氣候天氣有所增加。這次的洪澇災害,具體影響的程度還沒有全面的數據來反映,但是我們最近要求各地統計機構加大對這方面的監測力度。從各方的報道和調研掌握的情況來看,這次洪澇災害對生産、人民生活,包括環境保護等各方面帶來了不小的衝擊,短期來講,對受災嚴重的地區是有一些影響的。

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洪澇災害有些影響是容易恢復的。比如大家所擔心的蔬菜價格是不是會上漲的問題,短期來講這些地方蔬菜的供應可能會有一些影響,價格可能會上升,但現在天氣比較暖和,再加上蔬菜的生産季節也比較短,洪水退去以後,災區人民恢復性生産,蔬菜供應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還有一些問題,儘管從經濟增長角度來講是有一些壓力,但是災區洪水退去以後,各地可能加大災後重建的工作,對投資可能有一些正的拉動。

關於新經濟統計的問題我想講幾點看法。第一,監測新經濟,反映新經濟發展的狀況是統計局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兩年新經濟發展確實比較快,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中國,各個國家政府都非常重視新經濟的培育和新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也高度重視加大改革創新,加大創新的力度,所以以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非常快。這些新經濟的成長,對衝工業調整的下行壓力,對推動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保持中國經濟穩定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所以我們有責任把新經濟的情況搞清楚,把新經濟的體量有多大搞清楚,把新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搞清楚,以客觀地反映新舊動能轉化的情況。

第二,國家統計局為此加大了改革創新的力度。我們先後建立了跟“三新”統計相關的制度,比如高新技術産業的統計制度、電子商務和網購的統計制度,相關的經濟活動的成果我們盡可能在GDP核算中反映。在過去改革的基礎上,我們今年又進一步加大了改革創新的力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新”統計的調查制度。這個制度包括了目前新經濟所涉及絕大部分領域,比如説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服務業、互聯網金融、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眾籌等,還有城市綜合體、各地的開發園區,我們先把這些情況都收集上來。4月份國家統計局把這個制度下發到各地,根據初步安排,今年7月底希望能夠有初步的數據上報。

第三,我們搞“三新”統計調查制度不是另搞一套核算制度,更不是為了把GDP做大,它是跟現有的GDP核算既有聯絡,又有區別。所謂聯絡,“三新”是經濟活動中的一部分,自然是GDP核算中間的一部分。所謂區別,比如説GDP核算是要建立在市場交換,價值量核算的基礎之上。而“三新”的統計既包括有價值量的,也包括沒有價值交易量的統計,其中前者應該包括在GDP核算中,沒有價值交易量的核算就不計入GDP核算。比如現在的網購,有些互聯網提供了免費服務,在新經濟中間可能要反映這方面的情況,但是按照GDP核算的原則要求,不進行交換的話暫時是不納入進去的。所以絕大多數有交易活動的“三新”統計活動都已經反映在現在的GDP核算中間去了,只不過是由於分類的問題,現在還難以給它區別出來,主要是混合經營越來越多,但現有的統計制度是按法人單位統計的,按主營收入歸類的。舉個例子,假如説有一個大的鋼鐵企業,不僅生産鋼鐵,還有研發中心、物流中心,還有其它一些新經濟活動,有些研發中心不僅僅滿足本企業,可能還對社會開放。從報表角度來講,主營是什麼行業就歸到什麼行業,主營是鋼鐵就歸到鋼鐵,相關一些經濟活動價值量核算成果都歸到這個行業中去了,沒有區分開來。我們現在搞的“三新”統計調查就是想把這些活動,該納入GDP核算的照常納入GDP核算,可以通過增加一些標識,定一個標準或者範圍,把它反映出來。我們將來的目標是能夠爭取做到大的集團中,區分出哪些是主營活動創造的價值,哪些是新經濟活動創造的價值。不是説把新經濟加到GDP裏面的問題,而要把內涵和邊界搞得更清楚。

最後,因為“三新”統計確實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據我了解,關於“三新”統計國際上沒有一個標準的概念,所以要給它搞清楚很難,再加上“三新”統計變化快,涉及到各個領域。國家統計局現在開展的“三新”統計調查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帶有很強的探索性性質,將來我們對數據和成果會進一步加大研究。我們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統計局加大制度改革創新的力度,盡可能準確全面地反映“三新”經濟活動以及新動力成長情況。我們希望在現有的調查基礎之上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吸收國外的研究成果,來推動“三新”統計的完善。也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

我想問一下,您剛才説下一步咱們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要適度擴大總需求,在適度擴大總需求方面有什麼樣的措施,會在什麼時間出來?

盛來運:

謝謝你提問。首先我想講,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對當前經濟工作的一個基本政策取向,這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有明確提法的。適度擴大總需求,關鍵點是繼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也是很明確的。具體一些政策上的建議,到底什麼時候出臺什麼政策,我想這些方面你諮詢相關部門可能更合適。

金融時報記者:

關於貸款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央企貸款特別嚴重,煤炭行業好像更嚴重,民營企業還面對非銀行貸款高利息的問題,這些貸款的問題會影響下半年GDP的增長嗎?第二個問題,我聽説金融行業佔服務行業的20%,是這樣嗎?如果是的話,貸款率如果下跌的話,會不會影響服務行業的增長率?謝謝。

盛來運:

謝謝你的提問。首先我想回答你金融業對GDP影響的問題,大家也很關注。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金融業對GDP增長的貢獻是下降的,上半年金融業不變價的增長速度也是6.7%,比去年也是有所回落,眾所週知,去年的股市成交量比較大,再加上今年M2增速比去年回落了將近2個百分點左右,所以金融業增速也是有所回落的,對GDP增長的貢獻是有所回落的,而且它的貢獻率並不像您所説的達到20%這個比重,今年上半年金融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在9%左右。

關於央企的貸款和民營企業貸款的問題,確實存在著這個現象,中央企業由於擔保比較紮實,所以央企更容易獲得一些貸款。從貸款結構來看,上半年央企的貸款增長速度、投資的增長速度,國有控股的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好於民企。

民企方面,一方面是民營企業本身有很多是小企業,存在著擔保不足的問題。另外,民營企業投資中間有50%左右是製造業,目前製造業的市場環境,因為在調整過程之中,所以對企業擴大投資的積極性是有所影響的,所以存在著民企貸款不足,或者是貸款貴、貸款難等等問題。

我想告訴你的是,相關部門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結構性問題,也在加快改革的力度,比如説貨幣政策在保持穩健的同時,加大相機調控、結構性調控、精準調控,這些結構性調控措施,有針對性地引導貸款或者信貸進入實體經濟。我相信在這些政策的引導下,通過結構性的改革,尤其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國有企業的改革等相關改革的措施配套以後,這些問題會得到妥善解決。具體的情況你諮詢金融部門可能比我了解的情況更多。謝謝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