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輪作休耕讓土地能“歇口氣”

2016-07-26 07:5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實施之後
——輪作休耕讓土地能“歇口氣”

季節性休耕試點村河北衡水深州市榆科鎮下博村的玉米長勢良好。村民石福林往年種兩茬糧食,如今只種了一茬玉米。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 攝

近期出臺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日前,農業部、環境保護部等十部委出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對在部分地區探索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進行了安排。前期探索情況如何,今後試點應如何推進,記者採訪了試點地區的農民和專家。

變對抗性種植為適應性種植

7月中旬,河北衡水深州市榆科鎮下博村的玉米正處於拔節後期,病蟲害輕,長勢很好。“下了一場雨,玉米就長起來了。”村民石福林種了20畝地,往年種兩茬糧食的他如今只種一茬,他因此領到了每畝500元的季節性休耕補貼。

石福林邊查看苗情邊告訴記者,原來收完小麥種玉米,現在只種玉米。小麥耗水大,生長期又降雨少,需要打井抽水灌溉,一季小麥要澆3次水,每次60立方米。以前種兩茬的時候,他老感覺地力不夠,就多用化肥。以前光種玉米就需要100斤化肥,現在減到了80斤。在他看來,季節性休耕能有效節水節肥。

下博村是季節性休耕試點村之一。全村350戶人,耕地面積4000畝,去年和前年都實施了季節性休耕。今年,村民種植玉米2000畝,種了辣椒、雜糧2000畝,還與附近的幾個養牛場簽訂了青貯玉米收購協議,收益穩定。

在河北,農業用水是社會總用水的大頭,冬小麥灌溉又是農業用水的大頭。河北省農科院旱作農業研究所副所長劉貴波告訴記者,把小麥、玉米一年兩熟改為早播玉米一年一熟,實現一季(小麥)休耕、一季(玉米)雨養,這實際上是變對抗性種植為適應性種植。可以充分利用玉米雨熱同期的優勢,減少地下水的開採。同時,通過休耕小麥,使得土壤中的氮、磷、鉀以及有機質含量提升。

河北省是資源型缺水省份,畝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7。衡水、滄州等地所處的黑龍港流域是最缺水地區,58個縣大多數耕地是鹽鹼地,主要靠抽取深層地下水灌溉。由於多年嚴重超採,這裡已形成7個漏斗區。2014年以來,結合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河北在漏斗區的41個縣開展了季節性休耕試點,努力探索耕地休耕制度。去年秋季休耕面積達到104萬畝。

“通過前兩年試點,季節性休耕取得了初步成效。”河北省農業廳廳長魏百剛説,一是節水。據對11個縣73個休耕點調查,休耕期間減少灌水3.8次,畝節水180立方米左右,104萬畝休耕地累計節水3.24億立方米。二是環保。休耕小麥後,每畝減少化肥使用26公斤、農藥0.5公斤,減輕了化學投入品對土壤的污染。三是養地。休耕地與非休耕地相比,土壤有機質含量略有降低,但速效磷含量提高0.3%,速效鉀含量提高0.12%。

先行聚焦600多萬畝重點區域

生態環境“緊箍咒”對農業的約束日益趨緊。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認為,一方面,農業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大量開荒種地、圍湖造田和開采地下水,資源利用的弦繃得越來越緊。另一方面,農業面源污染加重,土壤退化,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已經亮起了“紅燈”。利用現階段糧食供給充裕的寬鬆環境,在部分地區開展耕地休耕制度試點,緩解繃得過緊的資源環境壓力,利於耕地的休養生息。

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種植制度,將禾穀類作物與豆類作物、旱地作物與水田作物等輪換種植,可以調節土壤環境、改善土壤生態,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增強農業發展後勁,實現“藏糧于地”。其中,對重金屬污染地區實行休耕、替代種植和修復治理,使産地環境得到改善、産品質量得到提升;對北方連作障礙嚴重地區開展輪作,可以減輕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産品質量安全風險。

當前,我國土壤退化、生態脆弱的區域較廣、比重較大,只能選擇問題突出、治理緊迫、代表性強的區域,先行開展試點。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説,今年,國家率先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開展輪作試點,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區、湖南重金屬污染區和西南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休耕試點。先期啟動616萬畝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今後3年至5年,根據農業結構調整、國家財力和糧食供求狀況,將適時研究擴大試點規模。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陳生鬥説,輪作重點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該區域過去有糧食與經濟作物、主糧與雜糧等輪作倒茬的習慣,曾經是“漫山遍野大豆高粱”。這些年,受效益影響,農民大規模棄豆,玉米成了“鐵桿莊稼”,連年連作連種,既造成病蟲害加重,也造成土壤養分失衡。需要恢復糧豆輪作模式,推行種地養地結合。

而休耕則集中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和生態嚴重退化地區。河北黑龍港地區地下水超採過度,形成了約3.6萬平方公里的“漏斗區”;湖南長株潭地區由於土壤本身重金屬含量高,加之工業“三廢”、土壤酸化等問題,導致重金屬污染嚴重;西南西北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耕地過度開發利用。需要通過休耕,讓耕地得到休養生息,生態得到治理修復。

兼顧技術模式和利益補償

耕地輪作休耕既是制度創新,也是栽培方式的改變。記者採訪了解到,一些地方的農民不一定能馬上習慣,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制定完善分區域、分作物的技術模式。

眼下,不同區域的技術路線已基本明確。在地下水漏斗區,遵循氣候特點和作物生長規律,實行“一季休耕、一季雨養”,休耕需抽水灌溉的冬小麥,只種雨熱同季的作物。對於治理修復受污染耕地,或採取農藝措施,種植吸收積累作用強的植物;或採取化學措施,施用石灰等將重金屬鈍化;或採取物理措施,翻耕土壤降低重金屬活性。此外,在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連續多年改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保護耕作層的植物,促進生態改善。

湖南省農委副主任鄒永霞説,湖南針對不同的土壤情況,制定了3條治理路徑:一是分類休耕,按耕地污染程度,可達標生産區、管控專産區、作物替代種植區休耕時間2年至3年;二是邊休耕邊治理,休耕地統一實施施用石灰、種植綠肥、種植吸鎘作物等重金屬污染治理措施;三是加強耕地保護,休耕期間開展溝渠、田埂等農田基礎設施的維護,保證休耕結束後能迅速恢復生産。

貴州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的省份。科學的休耕方式對減緩石漠化的發生與治理,對土壤污染的降解、土壤肥力的保持等都有積極作用。貴州省農委種植業處處長易勇説,已制訂省級和縣級實施方案,原則是鞏固提升産能,對休耕地採取保護性措施,禁止棄耕、嚴禁廢耕,不能減少或破壞耕地,確保急用之時能夠復耕。力爭用3年時間,初步建立耕地休耕組織方式和政策體系,集成推廣種地養地和綜合治理相結合的技術模式。

改變農民的種植習慣,技術指導要先行。但根本的還是要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對承擔輪作休耕的農民給予必要的補助,這樣農民才會主動輪作、願意休耕。據介紹,每年河北地下水漏斗區季節性休耕試點每畝補助500元,湖南重金屬污染區全年休耕試點每畝補助1300元(含治理費用),貴州和雲南兩季作物區全年休耕試點每畝補助1000元,甘肅一季作物區全年休耕試點每畝補助800元。

專家建議,為便於試點的監管,鼓勵以鄉村為單位,集中連片試點。有條件的地方,要發揮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示範作用,增強補助的精準性。試點縣要科學布點,定期監測評價試點前後耕地地力水平、重金屬含量、地下水位等指標變化情況,做好數據積累和分析工作,跟蹤評價試點成效。(記者 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