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改到深處如何攻堅——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述評

2016-07-27 15: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記者 鄒偉、陳菲、羅沙)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召開、《關於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關於建立法官、檢察官懲戒制度的意見(試行)》等重磅文件出臺……這個7月,司改又一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熱詞。

司法體制改革,是司法領域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步入第三個年頭,改革成績斐然,也來到重要關口——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改的是體制機制,破的是利益藩籬,觸動的是靈魂深處。

前路雖艱,初心不忘。

司法體制改革,歸根結底要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來衡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級政法機關和全體政法幹警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熱切期盼下,這場改革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讓公平正義的陽光不斷照進每個人的心田。

成效顯現 有效回應人民訴求社會關切

地處改革前沿的廣東是中央部署開展司法體制改革的首批試點省份之一,案多人少一直是困擾當地司法工作的難題。自2014年試點啟動以來,儘管廣州、佛山、深圳等地案件迅猛增長,但法院、檢察院通過案件繁簡分流、團隊精細化分工,辦案效率大大提升。

“就像大貨車佔了快車道,誰也走不快。案件分流,提升審判效率,讓當事人更加滿意。”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霍敏説。

改與不改就是不一樣。從人民群眾反映最突出、要求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從制約司法能力、影響司法公信的環節入手,使改革成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願望訴求,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的鮮明品格。改革亮劍,直指深層次體制機制性弊病。

放眼全國,經過兩年耕耘,司法體制改革的“紅利”正不斷釋放——

試點法院檢察院回歸辦案本位,優秀人才向辦案一線流動趨勢明顯,一線辦案力量增加20%左右,85%以上司法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

法官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得到確立,院庭長不再簽發未參與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審委會、檢委會討論案件數大幅減少,司法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正在提高;

辦案質量效率穩步提升,人均結案數、當庭宣判率上升,上訴率、發回改判率下降。有的法院入額法官年人均結案增加200多件,一審服判息訴率提高10多個百分點……

回望起點,經過兩年探索,也讓更多人深刻地認識到這場改革的初衷,以及要抵達的光明彼岸——

在越來越多的試點地區,“審理者裁判”“辦案者斷案”正在成為現實;變“過得去”為“過得硬”,正在成為廣大法官檢察官辦案追求的目標。

“案件是我主辦,我就得對這起案件終身負責,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哪怕以後退休了,我都要接受所辦案件公正性的考驗。”重慶市檢察院二分院檢察官陳一感慨。

員額制改革涉及人和隊伍的調整,是改革中最關乎痛癢的地方,也是改革的試金石。

“改革前,我是包打天下的‘大廚’,切菜、洗菜、炒菜、端菜什麼都做。”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檢察院公訴局主任檢察官李梅梅説,改革後,檢察官助理負責初審案件、摘錄證據、核實身份信息等;書記員負責填寫、打印法律文書,歸檔案卷。“我只需要專心辦案,把案件辦成精品。”

“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特別在堅持正確政策的同時,注意遵循司法規律,同時抓住了妨礙司法公正與效率的癥結,如重塑司法權運行機制和完善司法責任制,實現去行政化,對此我們感到非常欣慰和鼓舞。”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龍宗智説。

中流擊水 用改革的辦法破解改革難題

行至中流,進一步推進各項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司法體制改革如何知難而進?

觸及司法人員切身利益的員額制改革,讓全體法官檢察官經歷了一場“重新洗牌”,也成為司法體制改革攻堅克難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確定試點檢察院778個,第一批試點單位已完成員額內檢察官的入額工作。同時,7個省市的高級法院、95個中級法院、469個基層法院全部完成員額法官選任工作,産生入額法官24035名。

“這次改革確實是憑實力上崗,一些二線部門老資歷的審判員主動選擇留在綜合崗位,在筆試和面試關也有老資格的審判員被遴選下來。”34歲的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審監庭審判員李岳坦言。

打破“論資排輩”,給年輕人更多機會,才能調動更多的司法資源到辦案一線。

員額制改革後,上海市法院配置到司法一線的法官人數比改革前增加了1.4%,主要辦案部門的法官實有人數比改革前增加了7.6%。法官隊伍結構也得到優化,入額法官中45歲以下中青年骨幹比例提高4.1%,碩士以上學歷的比例提高4%。

一方面案件數量多、一線辦案人員少,另一方面人浮於事現象突出。有的縣級檢察院,只有30多人,卻設了15個科室,有的甚至一人一科、兩人一科。

內設機構過多過濫,造成職能碎片化、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為強化司法職能運行,各地法院、檢察院開始大膽嘗試“大部制”改革,以整合職能、實現扁平化管理為目標,大幅整合和壓縮原有內設機構。

吉林省檢察機關成為第一批向這一痼疾“開刀”的司法機關之一。吉林省檢察院34個處室現已整合為9部1委,原來的17個辦案處室整合為5個部,17個非辦案部門整合為4部1委。“大部制”的推行,取消了科長、處長官級,減少了行政層級。

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關鍵還在於如何抓好司法責任制改革這個“牛鼻子”。

最高法院出臺了《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規定了審判責任的範圍、規則、程序、保障等主要問題,並對違法審判必須追責的七種情形予以明確;最高檢出臺《關於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要求地方各級檢察機關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落實“誰辦案誰決定,誰決定誰負責”。

日前,司法體制改革第二輪試點省市之一的重慶,已出臺檢察官權力清單,將偵監、公訴、職偵等8個業務條線涉及的304項案件實體決定權和程序處理權中的205項權力授予檢察官獨立行使。

“司法責任制改革將多項權力下放至法官、檢察官,使他們能夠更加獨立地審判案件,有了獨立的權力才能擔負起他們應擔的責任,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司法公正。”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説。

堅定不移 當好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

經過兩年試點,司法責任制改革迎來全面推開的重要時刻——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上,中央政法委堅定不移地向全國政法系統發出了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開展的“動員令”。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當重要關頭,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是應對挑戰、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強調,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精神上來,堅定信心和決心,當好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

信心,來自於對黨中央決策的理性認同——

司法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居於重要地位,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充分證明,中央決定推進的司法責任制改革,方向是正確的,試點是成功的,實際效果是好的。

改革啟動以來,廣大政法幹警尤其是一線辦案的法官檢察官多辦案、辦好案的積極性、責任心明顯增強,司法隊伍活力不斷迸發。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一些試點省市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下降30%左右。

決心,來自於對司法規律和國情世情的深刻把握——

隨著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一些問題和困難也不斷顯現:有的地方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政策難以落實,辦案一線幹警改革積極性受影響;一些基層法院檢察院人員編制、員額比例不盡合理;一些艱苦邊遠地區,一線辦案法官檢察官少,個別基層法院甚至連組成合議庭都困難。

完善政策,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面推開改革的內生動力。

司改最新動向顯示:基層法院檢察院員額比例將適當增加;基層一線辦案人員職業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拓寬;問責免責相結合,司法責任追究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法院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將積極推進,司法效能將進一步提高;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將積極穩妥推進,法院庭審質量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就是要使司法權力運行更加規範,司法公正看得見、摸得著。只要是對黨和人民有利的,對司法事業長遠發展有利的,就要堅定不移地去謀劃、推動、落實。

“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發人深省,進一步指明改革的前進方向。

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破除利益固化藩籬。人們堅信,司法體制改革必將取得新的突破進展,社會主義司法文明也將邁向新的更高水平!(參與采寫記者:周立權、朱薇、毛一竹、黃安琪)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