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陸源污染導致“海底沙漠” 專家呼籲建“藻礁生態
系統”拯救渤海

2016-07-29 09:2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石家莊7月29日電(記者 張洪河 曹國廠)渤海作為黃河、遼河、海河三大水系匯聚的半封閉內海,海水交換能力差,海洋生態系統脆弱。隨著越來越多工業項目落戶環渤海地區,近海海域水體污染日趨嚴重,尤其是陸源污染導致“海底沙漠”現象,致使渤海灣幾乎成為“死海”。近年來,國內多家科研院所在唐山海洋牧場的實踐表明,構建人工“藻礁生態系統”,能有效改善渤海灣生態環境,專家建議加快論證推廣,實現海洋生態與海洋經濟共贏。

據有關專家介紹,環渤海區域的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工業項目建設不斷增加,渤海沿岸有57個排污口,渤海每年承受來自陸地污水28億噸、污染物70萬噸,再加上部分地區企業偷排現象猶存,致使渤海海域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專家稱,渤海大型魚類資源基本破壞,小型魚類資源嚴重衰退,年産量僅為1000噸至3000噸,而歷史最高為30000噸。一些海底區域已沒有水體生物,成了“海底沙漠”。

河北唐山祥雲島海域是渤海漁場生物重要繁育場之一。記者採訪了解到,近些年來,由於過度採捕、環境污染以及港口興建等原因,使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受到嚴重破壞,甚至有加快形成“海底沙漠”之勢。

自2005年以來,國內多家海洋科研單位以唐山海洋牧場為試驗區,在祥雲島海域營造人工“藻礁生態系統”,從2009年開始實施藻礁生態、藻場建設、增殖放流三項工程,在3000畝的區域內已取得顯著效果,並在2.35萬畝海域進行擴建,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唐山海洋牧場負責人張振海説,2009至2015年,他們先後承擔河北省農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發改委等海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完成27萬空方人工魚礁工程,分批次投放牙鲆苗種50萬尾、黑鮶苗種500萬尾、海參苗種1000多萬頭,形成海底藻林面積52600平方米,移植大型海藻300多萬株。2015年碼頭餌料漁獲超過2000萬斤,高端海産品500萬斤。

河北省海洋與水産科學研究院初步監測結果表明,祥雲島海域人工藻礁區與非藻礁區相比,總生物量高出數倍且上升趨勢明顯。來自國家海洋局一所和中國海洋大學的專家對唐山海洋牧場5年來的海洋生態修復實驗情況考察後認為,用人工投礁的形式為海洋生物建立家園,是渤海生態修復的前提和基礎,可形成複製模式。

國家海洋局生態領域專家表示,通過人工投礁,在礁體上生長馬尾藻、剛毛藻、海膜、孔石莼等“海底森林”,集聚魁蚶、石斑魚等多樣性生物,從而形成海洋生物鏈。藻類生長和濾食性魚類生存,會減少海洋中氮磷污染,而底棲貝類又能有效降低水體中的懸浮物及藻類,達到凈化水體的功能。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專家介紹説,以“藻礁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海洋牧場,充分利用自然生産力,在特定海域科學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形成的人工漁場,是一種新型生産模式,集環境保護、資源養護、人工養殖和景觀生態建設于一體,能夠在資源和環境約束趨緊壓力狀態下,保證水産品有效供給,實現生物資源綠色、集約和可持續開發。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唐學璽、河北農大海洋學院齊遵利等多位專家認為,加快藻礁生態系統構建,有利於渤海灣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改善與恢復。專家建議,在我國相關海域充分開展本底調查,為“藻礁生態系統”建設提供數據支撐;加強沉積和水動力模擬預測,進行充分的環境影響評價;礁體設計應因地制宜,選用生態材料;人工藻礁投放應與海藻移植以及增殖放流相結合;人工藻礁的建設應以政策引導為主,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加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