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浙江省環評單位脫鉤改制全面完成

2016-08-02 09:17 來源: 浙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記者從浙江省環保廳了解到,我省環評單位脫鉤改制已經全面完成,16家環保系統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含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再出資)成立的企業性質環評機構已經全部摘掉“紅頂仲介”的帽子,完成脫鉤改制。

環評單位脫鉤改制,即去除環評機構的行政主管部門背景,與行政主管部門在人員、財務、業務、名稱等方面全面脫鉤。此舉能夠從推動環保事業發展的現實角度,從體制機制上徹底解決環評技術服務市場審批環節不夠透明公開、“紅頂仲介”等相關問題,推動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自2010年起,國家環保部啟動環保系統事業單位環評機構體制改革,促使環評技術服務機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2015年3月25日,環保部發佈《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我省屬於第一批改制省份。省環保廳著手前期調查摸底,盤點出全省共有16家環評單位存在環保系統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含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再出資)成立的企業性質環評機構。根據排摸出的數量,制定明確的脫鉤時間表、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以月報方式跟蹤督促,推進脫鉤工作穩步推進。

據悉,我省16家環評機構通過依法撤回股份、轉讓股份、劃轉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業務等形式,已經完成徹底脫鉤。登出環評資質的有6家,退出部分股份的2家,劃歸國資委或城投集團的3家,轉為企業或個人持股的5家。

“環評機構在舊的經營體制下,多數是吃‘大鍋飯’的形式,不利於工作效率和業務質量。”相關環保專家認為,“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是環評的初衷和基本原則,促進環評回歸其本質是環評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標。

沒有了“鐵飯碗”,意味著改制後的環評機構要面對純粹的市場競爭,較早完成改制的企業也為後續發展提供了借鑒。今年初完成轉企改制的浙江仁欣環科院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冰就此表示,公司將秉承前身寧波市環科院多年在環境科研、資訊等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精神,擴大經營範圍,拓展業務領域,通過整合提升各類資源,將公司打造成環保諮詢服務業的龍頭企業。(記者 江帆 通訊員 邵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