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嫦娥三號超期服役19個月 玉兔“功成身退”

2016-08-03 14: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 白國龍、楊維漢)記者3日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全球在月工作時間最長的“勞模”——嫦娥三號著陸器登月至今已31個月,超期服役19個月,目前仍堅守崗位,並於7月28日按時進入第33個月夜休眠期。

據了解,一個月夜大約為地球上14天的時長。月夜降臨,寒氣逼人,溫度可以冷到零下180攝氏度。嫦娥三號著陸器此次進入月夜休眠期,相當於晚上“洗洗睡了”,正好養精蓄銳,以此度過“廣寒宮”中寒冷的夜。而隨嫦娥三號著陸器一同“奔月”的玉兔號月球車則已光榮“退休”。

按照原本的設計,嫦娥三號著陸器的設計壽命是1年,而玉兔號月球車的設計壽命是3個月。自2013年12月14日在月面軟著陸以來,中國月球探測器的實際工作時間“遠遠超出設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説,這為我們對月球探測器的長壽命、高可靠性設計帶來幫助,也對國産元器件的評估帶來好處。

據國防科工局介紹,嫦娥三號在月工作期間,通過全景相機、地形地貌相機、測月雷達、月基光學望遠鏡、極紫外相機等8個科學設備對月球、宇宙和地球進行科學觀測,即“測月、巡天、觀地”,獲得大量寶貴的科學數據,取得一批原創科學成果。

這其中,玉兔功不可沒,它幫助嫦娥三號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玉兔獲得的著陸區月殼淺層330米深度內的剖面結構特性及地質演化圖,成為世界上首幅月球地質剖面圖。科學家們還利用玉兔探測的數據,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區的火山演化歷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