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親”“清”關係提升民間投資溫度

2016-08-04 07:5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讓“親”“清”關係提升民間投資溫度——解局民間投資系列述評之五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安蓓)去年四季度特別是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民間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佔全部投資比重出現下降。扭轉這一局面,關鍵是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讓民營企業既有“恒産”又有“恒心”,讓民間投資這池水暖起來、活起來。

近期國務院開展的民間投資專項督查中,不少民營企業反映,現在官商“勾肩搭背”少了,但“談商色變”傾向抬頭。民營企業找政府辦事,除了“彈簧門”、“玻璃門”和“旋轉門”這“老三門”外,還多了個“沒門”。一些基層幹部對民營資本不信任、怕擔責,辦事躲著民營資本走。“親”“清”變味讓好的政策“懸空”落不了地,甚至在實施中走了樣、變了味,令民營企業十分苦惱。

目前民間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超過60%,創造80%左右的社會就業,堪稱增強經濟內生動力的“發動機”。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民間投資對於穩增長、保就業意義重大。而且民間投資對市場反應靈活,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各級政府官員同民營經濟人士交往是必要的。各級官員同民營企業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線、把好分寸,並不意味著可以對民營企業家的正當要求置若罔聞,對他們的合法權益不予保護。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這是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基礎。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政府要強化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意識,積極作為、靠前服務,營造民營資本“想投資”、“願投資”的良好生態環境。“親”當不逾矩,“清”需不遠疏。“親”強調以誠相待,政府真正為企業發展考慮,這是政商良性互動、共同攻堅克難的重要保證,有利於提振企業家信心;“清”強調坦坦蕩蕩、光明磊落,讓官員和企業家從“搞關係”、“泡圈子”中解脫出來,務實謀事、專心做事。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要繼續深化改革,加快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從體制機制入手為新型政商關係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政商之間“親”的合理尺度在制度和法律層面得以明確,“清”也自然得到實質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簡政放權、破除民營企業準入門檻、緩解融資難融資貴、降低企業負擔等領域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在民營企業痛感明顯的領域進一步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各級官員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搭梯子的工作,讓好的政策能夠真正落地,讓民營企業實實在在得到實惠。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民營資本既要與政府官員真誠對話、積極交流,不斷尋找好的投資機會,支持中國經濟發展;也要不斷自我提升,誠信守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當前經濟運行的新常態特徵更加明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的過程中,雖有挑戰,但機遇更多。民營資本要積極投身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大潮,搶抓“新經濟”發展機遇,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陳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