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糧食安全決策諮詢制度日趨完善

2016-08-10 07:2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糧食安全政策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後將聚焦糧食領域結構性矛盾——
我國糧食安全決策諮詢制度日趨完善

□ 積極探索市場化收購新模式,改革完善糧食收儲體制

□ 大力發展糧食産業經濟,滿足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食品消費新需求

□ 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實現糧食高效、便捷、有序流通,確保軍需民食

□ 突破重點難點,加快消化糧食不合理庫存

近年來,我國糧食供給穩定,但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不斷凸顯。不久前成立的國家糧食安全政策專家諮詢委員會,為新形勢下解決糧食問題、完善糧食決策諮詢制度提供了重要途徑。

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表示,當前,我國糧食高庫存並不意味著其安全形勢高枕無憂,正確分析糧食安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準確把握糧食供求走勢和內在規律,切實增強糧食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需要發揮好糧食安全政策專家諮詢委員會的作用。

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産已經實現“十二連增”,各方面的糧食需求都得到了持續可靠的保障,糧食供求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從長遠看,隨著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消費結構的升級換代,糧食消費也將剛性增長。與此同時,耕地、淡水資源、農業有效勞力、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等要素對糧食生産的剛性約束越來越突出,糧食進一步穩産增産的難度越來越大,糧食供求緊平衡將是長期態勢。此外,國際政治、地緣衝突、糧食的金融屬性和能源屬性等因素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也日益加深,保持糧食供求平衡,保證國內市場供應不容樂觀。

當前,我國糧食領域主要矛盾是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突出表現為玉米、稻穀階段性供過於求特徵明顯,大豆産需缺口逐年擴大,高端優質産品供給不足;庫存積壓嚴重,給糧食收儲、安全儲糧和財政負擔帶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糧食領域一些體制性機制性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加顯性化,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帶來嚴峻挑戰。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分緊迫,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糧食“去庫存”、調結構、補短板、強筋骨、增活力,使糧食供給體系更加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任正曉認為,當前應該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積極探索市場化收購新模式,改革完善糧食收儲體制;二是大力發展糧食産業經濟,滿足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食品消費新需求;三是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實現糧食高效、便捷、有序流通,確保軍需民食;四是突破重點難點,加快消化糧食不合理庫存。

今後一段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加快發展,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將進一步發展,國內外糧食市場加速融合已是大勢所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保證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不動搖,同時還要樹立全球視野,找準融入國際糧食市場的結合點,積極有效地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形成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關係,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又履行好維護全球糧食安全的大國使命。”任正曉説。

任正曉説,保障糧食安全必須堅持突出發揮市場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實現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糧食安全,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善於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凡屬市場能發揮作用的政府儘量不要去干預。但這並不是説政府就無所作為,凡屬市場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政府應當主動補位,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在糧食工作中,如何實現這兩個方面統籌把握、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協調發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記者 劉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