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正在繼續轉向可持續的增長”——專家解讀IMF與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

2016-08-13 07: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劉錚、姜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北京時間12日晚,公佈了與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對中國經濟金融形勢進行了分析評估。

“中國正在繼續轉向可持續的增長,在很多領域取得進展,但也面臨不少挑戰。”IMF官方網站公佈的中文新聞稿説。

所謂第四條款磋商,是指根據IMF協定第四條款,IMF派出工作人員小組訪問成員國,收集經濟和金融信息並與該國官員討論經濟發展情況和政策。回到總部後,工作人員準備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構成執董會討論的基礎。

IMF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雖然下滑,但2015年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仍然高達三分之一。中國經濟轉型對全球經濟有利。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上半年增長了6.7%。在現在的全球經濟環境下,這個增速是非常高的,中國經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説。

IMF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6%。

“IMF7月初下調了對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測,但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0.1個百分點至6.6%,表明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是有信心的。”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説,中國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結構性改革的力度。

IMF執董們稱讚中國實現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經濟增長的堅定決心,並注意到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多地由服務業和消費帶動。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了54.1%,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73.4%。

“和過去幾年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相比,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張斌説,從內部平衡看,消費和服務業的佔比不斷提高;從外部平衡看,經常項目順差佔GDP比重從最高峰的10%下降到2%-3%。

在外界高度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上,IMF報告指出,過去一年裏,中國在轉向更加靈活、市場化的匯率體系方面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當前人民幣匯率大體上符合經濟基本面。

馬駿分析説,今年以來中國加大了對一籃子貨幣的參考力度,引入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計算公式,明顯提高了匯率形成機制的透明度和規則性,對穩定匯率預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8·11’匯改一年來,人民幣匯率總體更加市場化、更有彈性。雖然中間也出現了一定波動,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向前邁進了一步,這是值得肯定的。”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指出,二季度以來,中國無論是資本流出壓力還是人民幣貶值預期,都明顯小于年初。説明我們既達到了改革目的,又基本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穩定可控。

在企業債務方面,IMF報告建議,採取全面措施解決企業債務問題。

馬駿分析認為,從國際比較來看,儘管中國的政府和居民債務率不算高,但企業的債務率確實較高。未來要從存量和流量兩個角度入手,一方面要通過去“僵屍企業”等方式來降低杠桿存量,另一方面要從強化國企和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等角度來控制債務流量。

“産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償債壓力比較大,現在在進行去産能、去杠桿,就是在逐步推進化解債務風險。”徐高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