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跨境資金短期波動不影響中長期穩定

2016-08-17 07:4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外匯管理局針對7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規模擴大表示
跨境資金短期波動不影響中長期穩定

8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7月,銀行結售匯逆差2114億元人民幣,與6月逆差846億元相比,規模擴大1268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1319億元人民幣,環比6月略有增加;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795億元人民幣,環比增幅較大。7月,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2133億元,和6月逆差1581億元相比,規模擴大552億元。

針對7月份的外匯收支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7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正常範圍內有所波動,英國脫歐短期影響和季節性因素共同加大7月份外匯凈需求。一些有利於外匯供求平衡的積極因素繼續顯現,跨境資金流動中長期保持基本穩定的格局沒有改變。

資金流出壓力小幅擴大

針對7月環比擴大的結售匯和涉外收付逆差,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7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正常範圍內有所波動。銀行結售匯逆差317億美元,高於今年二季度月均規模(163億美元),低於一季度月均水平(416億美元)。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7月銀行結售匯逆差數據反映了真實的跨境資本外流情況,與央行外匯佔款減少1905億元的趨勢一致,低於7月外匯儲備變動規模。

從結售匯結構來看,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認為,7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環比增加,但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結售匯逆差變動相對平穩。2016年7月份,非銀行部門結售匯逆差198億美元,環比增長12%,是近一年來的較低規模。

而對於涉外收付的情況,該發言人認為,非銀行部門涉外外匯收付款重現逆差,但規模較小。7月份,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319億美元,其中外匯收付逆差13億美元。今年前4個月,外匯收付逆差分別為201億美元、105億美元、59億美元和20億美元,5月和6月為順差。

季節性因素影響明顯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認為,英國脫歐等外部因素會在短期內影響外匯供求和跨境資金流動。7月初,英國脫歐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推動美元走強,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我國市場主體主要表現為結匯意願降低,7月份銀行客戶賣出外匯金額與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58%,較6月份下降3個百分點。隨著國際市場運行趨於平穩,我國外匯供求受到的影響也有所減弱,總體在可控範圍之內。

謝亞軒分析,7月跨境資本外流的規模擴大,主要原因來自美聯儲加息和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影響。6月末至7月上旬,人民幣兌美元貶值1.7%,幅度超過年初貶值幅度1.5%,但央行外匯佔款總體降幅已大大收窄。7月中旬人民幣匯率由弱轉強,匯率形勢轉變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央行加大外匯市場的干預力度,另一方面是市場對匯率波動的耐受力增強。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分析,季節性因素也加大7月份外匯凈需求。從歷史情況看,7月份是外資企業利潤匯出、境外上市公司分紅派息的主要時期,投資收益相關購匯需求上升,這也是導致擁有境外上市股份的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較大的重要原因;同時,暑假期間的個人境外旅遊和留學購匯較多,7月份旅行項下購匯環比增長12%。

供求將更趨平衡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下一階段,一些有利於外匯供求平衡的積極因素繼續顯現。7月份,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9%,較6月份下降5個百分點,尤其是個人購匯雖然呈現季節性上升,但7月份旅行項下購匯同比下降7%,説明當前市場情緒保持基本穩定。部分渠道的外匯融資繼續回升,7月末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外匯融資餘額較6月末增加34億美元,已連續5個月回升,顯示企業對外債務去杠桿化步伐持續放緩。

華泰證券分析師李超認為,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佈自2016年8月15日起,對在境外與客戶開展遠期售匯業務的境外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為20%,準備金利率為零,這將有利於防範資本的大額流出,抑制跨境套利行為。

方正證券首席分析師任澤平表示,自6月底以來,英國公投脫歐、英國降息以及日本貨幣放寬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海外資産的吸引力,且推動了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的貶值預期,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也從7月上旬的94.2基礎上微幅攀升。在這種外部環境下,在國內基本面不出問題的前提下,外部流動性仍可能保持穩定。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認為,總體看,近期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出現正常波動,沒有改變中長期保持基本穩定的格局,未來仍會朝著流出入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記者 張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