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週下了半年的雨,合肥為啥沒被淹?——易澇城市打造強力“海綿”

2016-08-19 20:2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合肥8月19日電 6月30日至7月6日,合肥降雨量累計達639毫米,相當於往年半年的降雨量。然而,這座城市道路無一處出現嚴重積水,全市無一小區出現內澇。

隨著主汛期結束,曾經逢雨必澇、暴雨“看海”的合肥安然度汛。這還得歸功於合肥起步較早的“海綿城市”建設。

痛定思痛之後的決心

合肥是全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6月30日以來,合肥持續強降雨,是55年來同期降水最多的一次,也是近30年持續降雨時間最長、強度最大的一次。強降雨時段,合肥平均累計雨量639毫米,對於一個年平均降雨量不過千余毫米的城市來説,可以説是“一週下了半年的雨”。

“準備打船吧”“明天看海嘍”“游泳去上班”……部分合肥市民在微信“朋友圈”裏“戲謔”。然而,現實並非他們所想像的那樣。

合肥市排水管理辦公室的監測顯示,整個汛期特別是強降雨期間,除地勢較低的濱湖新區局部路段出現少量積水外,合肥老城區、市區主要道路、下穿橋基本無內澇,全市106個下穿橋和地下人行道基本暢通,全市無一處居民小區被淹。

合肥市地處江淮丘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部緊鄰巢湖,猶如一方巨大的簸箕,排水不是強項。

合肥市排水辦總工程師趙德平告訴記者,合肥城市防洪曾經存在諸多軟肋:排水設防標準低,城市排水系統僅能應對30毫米左右的降雨;歷史欠賬多,老城區三分之二的排水管網沒有改造,雨污管網超負荷運行,極易導致內澇……

一些合肥人清晰地記得,就在2010年7月12日,合肥城區降雨量達100毫米,老城區的市府廣場、淮河路、六安路等幾乎所有主幹道全部積水,積水深度平均達到20多厘米;多處下穿橋被水淹沒、城市南部的望湖城小區淹沒面積達35公頃。

2010年汛後,合肥市痛定思痛,出臺了系統性防澇綜合規劃,按50年一遇即24小時內降雨231毫米的標準,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防水排澇體系建設中。

“簸箕”城市變強力“海綿”

合肥“海綿城市”建設首要的理念就是“造湖”“造綠”,通過生態屏障滲、滯增強“鎖水力”。

合肥市排水辦綜合科科長李傳明説,城市雨水能通過管網排掉的佔40%,還有60%需要地表滲透吸存,很多城市過度硬化、綠地偏少、濕地被佔,土地喪失了吸納滲透的能力,內澇愈演愈烈。

造湖、擴湖運動在合肥多個區域同時展開。

在合肥蜀峰灣公園的南湖清淤工程現場,記者看到,這方湖面通過清淤、沿岸外擴的方式,湖域面積擴充了三分之一,達到近8萬平方米。

南湖綜合治理的項目監理朱明明説,南湖與附近的一處水庫相通,在暴雨來臨前,會提前放水降低湖域水位,以便儲存更多雨水。

“造綠”,既包括造林,也包括建造良好的人工濕地系統。

從2010年開始,合肥完成造林100多萬畝,在城區形成了六大片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公園佈局,建成濱湖森林濕地公園、柏堰湖生態濕地等。

這些公園濕地不少都有景觀水體,能夠起到吸收與蘊含雨水的作用。公園道路、花圃等細節也採用了新型透水材質,並在地下埋入人工灌渠,一旦遇到暴風即可將周邊的積水順著地勢匯集,被植被吸收。

“研究表明,綠地徑流系數約為0.2,意味著80%雨水滲透到地下,而水泥或瀝青硬化地面為0.9,表示90%雨水靠地下管道外排。”李傳明説,新建這麼多湖泊濕地,相當於增加4倍多的地下管網排水能力。

近年來,合肥的地下管網有些“動脈硬化”:雨污不分、狹窄不暢。2010年起,合肥啟動排水設施專項治理,全市的地下管網被切成2894個網格,逐一整改、驗收、管理。

2013年開始,合肥對298個老舊小區進行管線改造,對制約排水的管網瓶頸進行加寬升級,管線從原來直徑20厘米變為如今平均直徑80厘米。

在合肥市蜀山區,記者進入到一條溢流管內看到,管道直徑約達2米,如同一條巨大的地下通道。目前合肥不少地下樞紐管道都按照這一標準建設。

合肥還在利用城市公園綠地地下空間,建成兩個地下“大水缸”,調蓄能力超過兩萬立方米,一旦地下排水管網超負荷,立即啟用蓄水。

合肥建立了城市防洪指揮調度中心。在這個平臺上,通過一台計算機,可輕鬆調取分散在合肥各地的“天眼”和各下穿橋的監控,還可了解實時衛星雲圖、氣象雷達及自動採集的雨量數據,還可對突發情況進行遠程會商、佈置、干預。

6月22日下午,調度中心突然警報聲響起,中心大屏幕上顯示出合肥市西二環一路段的實時監控影像,原來一場大雨讓那裏短時間集中了近30厘米的積水。工作人員輕點鼠標,5分鐘便完成了調閱實時水深數據、現場多角度畫面,向排險人員下達調配指令等“規定動作”。

“這就是城市防洪的最強大腦。”合肥市排水管理辦公室信息技術中心主任謝長煥如此形容。

“海綿”還能釋放哪些“洪荒之力”?     

“滲、滯、蓄的‘海綿’功能我們已經基本做到了,凈、用、排將是下一步的著力點。”趙德平説。

——蓄水重新利用,讓城市生態系統實現自主循環。隨著主汛期結束和高溫來襲,調蓄池中收集的雨水將被用於園林綠化景觀澆灌、市政噴灑等用水。以濕地公園為代表的城市生態系統實現自主循環,調節城市氣候。

——“海綿城市”理念納入城市規劃,制定更細更高的標準。比如人行道使用雨水可滲透的透水磚;改造下沉式綠地、植草溝,提升綠地匯集雨水、補充地下水的功能;修建下沉式廣場,平常供市民休閒,汛期發揮調蓄池作用。

——綜合管廊建設,打通城市地下動脈。合肥將建設約152公里幹線管廊,不僅熱力、給水、中水等管線管網要布設到這個“地下長廊”中,未來燃氣、雨水等管線也要納入其中。  合肥市排水辦主任戴曉盈説,城市發展必須要為雨洪治理留下足夠空間,尊重自然生態。

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胡厚國認為,“海綿城市”建設並不是立竿見影的工程,需要“一張藍圖幹到底”。

“城市不光要有‘面子’,更要有‘裏子’和‘良心’。這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城市發展理念。”胡厚國説。(執筆記者:陳諾;參與記者:程士華、蔡敏、馬姝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