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中關村:以“重科技”創新強基礎、增供給

2016-08-29 11: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李崢巍)上半年,我國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北京中關村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同比增長15.4%,創新驅動發展特徵凸顯。

記者在中關村調查發現,重型燃氣輪機、集成電路、生物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新興産業成果快速誕生。以重要領域創新夯實戰略基礎、以重大需求創新增加科技供給,中關村的“重科技”創新正成為高新區發展新亮點。

“重科技”夯實産業基礎

在北京華清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裏,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洪德向記者展示了團隊的最新成果:F級重型燃氣輪機透平葉片。

這個看上去並不起眼的“工字型”灰色構件,是我國重型燃氣輪機核心設計製造技術的重大突破。

“全三維複合傾斜透平靜葉片造型獨特,其氣動損失小、效率高。團隊先後攻克了冷卻等難題,獲得了11項發明專利,在全球屬於領先位置。”蔣洪德表示,這標誌著重型燃氣輪機透平葉片實現了自主設計和國産製造,意義重大。

就在此前,蔣洪德院士帶領團隊剛剛完成了“自主設計全國産化小功率重型燃氣輪機樣機CGT-6OF(70MW級)”的研發,首臺樣機及用於測試該成果的試驗電站也將同步開啟建設。

“科研創新只有面向國家重要領域的核心基礎,並帶動相關産業發展,才能使我國躋身創新強國之列。”蔣洪德説,“重科技”創新正成為當前更多科研人員瞄準的方向。

在北京中關村,“重科技”成果正快速涌現:王大中院士團隊研究新一代核能技術,助力實現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用核電站的示範運營;金涌院士團隊在碳納米管領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帶動産業實現了碳納米管的批量生産和商業應用……

“重創新”增強科技供給

在中關村,“重科技”創新的另一作用便是服務重大民生需求,以科技創新增強科技供給。

國內智慧終端市場需求持續擴大,而以海外巨頭品牌主導的通信芯片、存儲芯片市場讓中國智慧終端産業持續“受制於人”。瞄準這一市場需求,紫光集團先後完成了對展訊通信、銳迪科、新華三的收購,並獲得英特爾的入股,成為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新矩陣,躋身全球第三大手機芯片設計企業。

“我們正借力國際並購實現更快速的自主創新。”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説,正是憑藉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雙輪驅動戰略,過去6年間紫光資産規模從13億元躍升至1000億元以上。

數據顯示,新生兒聽力殘疾已經成為我國人口出生缺陷的第二大病因。如何用生物醫學技術實現疾病基因的精準檢測、預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中關村,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帶領博奧生物,將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等前沿成果,推向臨床規範化應用,實現面向國民健康需求的科技創新。到去年底,博奧已經在全國為超過100萬名新生兒提供了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防止了數萬人因不良用藥導致耳聾。

機制創新保障成果轉化

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創新,到“重科技”創新階段,北京中關村創新轉變的背後,離不開政府、産業、資本等多層次的機制支撐。

一方面,政府創新服務力促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教育部、科技部日前明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學校,激勵成果轉化;中關村《京科九條》《京校十條》等政策更是調動起科研人員熱情……

另一方面,産業資本也推動尖端技術持續創新。在中關村,我國最大的高校産業集團清華控股推出“基石計劃”,未來5年內投入500億元研發經費,設立10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運營建設50萬平方米的重科技創新轉化基地,加速轉化50項重大科技成果。

“重科技”將帶動中國知識産權、人才、研發投入等快速提升,邁入創新型國家之列。

截至去年底,清華控股成員企業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超過30000項,集團研發投入比例達到9%;而放眼整個中關村園區,上半年企業內部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同比增長18.8%,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15.8%。

“重科技産業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時代需求,也是實現全球領先競爭力的關鍵。”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説,“重科技”創新正引領我國跨入創新新階段。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