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五個綠色”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2016-08-31 21: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8月31日電(記者 李銀 汪軍)貴州近日列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標誌著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為堅持生態優先,牢牢守住山青、天藍、水清、地潔的生態底線,貴州省提出,發展綠色經濟、建造綠色家園、完善綠色制度、築牢綠色屏障、培育綠色文化,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30日至31日,貴州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專門研究了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見。貴州提出,發展綠色經濟,就是發展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和環境治理型産業。

“出門就是綠色的山,水喝起來感覺有點甜,空氣更是好。”來自重慶的符洪潤最近在貴州桐梓縣九壩鎮山堡村避暑。山堡村黨支部書記馬開遊告訴記者,近年來村民利用山、水、空氣這樣的“天時優勢”開辦農家樂,日子一天一個樣。

這是貴州近年來發展綠色經濟的一個縮影。2015年,貴州9個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比例為95.8%,優良的環境、清爽的空氣和涼爽的天氣換來了人氣和財氣。

建造綠色家園,就是營造山水城市、打造綠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在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雕花窗、坡屋頂、白粉墻、三合院,別具黔北民居風格的樓房引人注目。貴州開展富、學、樂、美“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以來,逾60%的行政村受益。如今,不少農家搖身一變成了“農莊”。

完善綠色制度,就是深化改革、厲行法治、嚴格考核。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中,貴州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成立公、檢、法、司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專門機構,集中管轄處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案件。市、縣兩級也陸續成立了相關機構,全省環境保護司法體系逐漸形成。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貴州省委主要負責人説。

築牢綠色屏障,就是打好生態建設“攻堅戰”、污染治理“突圍戰”、環境監管“持久戰”。近年來,貴州開展環境保護“河長制”、生態補償機制、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12項改革試點。在赤水河、烏江流域,滿山綠樹和清亮河水交相輝映,生態養魚已逐步取代網箱養魚。

貴州省提出,要全面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實現“綠滿貴州”。

培育綠色文化,就是弘揚貴州人文精神、倡導綠色生活方式、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在貴州赤水市城區,隨處可見自行車騎行這樣的綠色出行方式,低碳出行也逐漸為人們所喜愛。

“到赤水旅遊的人們還可以沿著赤水河騎行觀光,用微信掃描就能使用,節約、綠色、低碳,正是現代社會倡導的綠色生活方式。”市民劉利平説。

為將“五個綠色”的理念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貴州省要求,全省各地將“綠色”理念融入各項規劃、各類項目、各項政策和幹部考核中,抓好關鍵環節,注重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確保到2020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