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積極為全球經濟治理作出貢獻

2016-09-01 07:1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積極為全球經濟治理作出貢獻
——寫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即將召開之際

全球矚目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即將在中國杭州拉開帷幕。自2008年以來,G20峰會被視為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共商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臺”。今年,峰會的主席國是中國。

當前的世界經濟很難讓人樂觀。在滿滿的憂慮、卻也是滿滿的期待中,世界將目光落在中國。如何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挑戰?如何改革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如何讓世界經濟增長重新恢復強勁動力?人們期待著新的思路、經驗、智慧和方案,期待著與會各國,期待著中國。

(一)

現在,世界經濟和國際經濟合作又到了一個需要作出抉擇的重要轉捩點。

國際金融危機已過八載,各國雖然付出各種努力,但危機深層次影響還在持續,世界經濟不僅未能重現危機前的繁榮,反而有陷入深度“灰暗期”的跡象:經濟復蘇高度脆弱,貿易萎靡爭端紛起,宏觀政策各自為政,發展失衡衝突加劇,恐怖主義、難民問題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經濟全球化進程信心受挫,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增無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大聲警告:要警惕“新平庸”逐漸變成“新現實”。

增長放緩凸顯增長動力不足。世界各大機構紛紛調低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普遍認為2016年經濟增長將在2.9%以下。這將是繼2015年之後,全球連續第二年增速低於3%。儘管不少G20成員都採取了擴張性政策,實行貨幣寬鬆、加大財政刺激,但動力不足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同時還帶來了債務高企、結構失衡等問題。

貿易下滑刺激保護情緒上升。2011年至2015年,全球貿易增長已連續多年低於3%,2016年的發展前景仍然不容樂觀。産業轉移放緩、投資和貿易不振、匯率震蕩扭曲貿易成本,尤其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最大敵人。從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5月中旬,僅G20成員平均每月新採取的貿易限制措施就多達21項。據統計,2008年至今年5月,G20成員一共採取了1583項貿易限制措施,到目前為止仍有千余項在執行之中。

全球治理不暢的負面外溢效應突出。全球經濟金融和貿易體制改革進展不暢,在一些重大議題上各國宏觀政策不協調、不同步的現象頻繁出現。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部分發達經濟體紛紛推出寬鬆貨幣政策,同時採取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措施,又有意無意地忽視其負面外溢效應,結果不僅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自身的結構性問題,而且對新興經濟體和全球經濟的復蘇造成嚴重影響。

經濟失衡引發系列發展問題。國際社會在面對經濟復蘇乏力的同時,也受到南北發展差距拉大,國際發展合作動力不足,難民危機、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問題的困擾。地緣政治衝突、大國插手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愈演愈烈。這些問題相互糾纏、互為因果,不僅造成世界政治紛擾、地區局勢的動蕩,也成為全球經濟脆弱性增強的重要因素。

形勢決定任務,問題呼喚思路。全球治理變革、世界經濟重振,亟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找到對症“藥方”,亟須各成員提出有效可行、標本兼治的“方案”。

(二)

當多國經濟深陷低迷泥潭難以自拔之時,中國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堅守著一片穩定的增長“高地”,交出了一份了不起的發展成績單,擔起了穩定世界經濟的重任,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可。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經濟率先突出重圍,在世界經濟最困難的時刻,挑起了穩增長的大梁。2009年到2011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目前,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25%以上,相當於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穩定錨”“主引擎”“發動機”地位無可替代。如今,不管是在號稱暖意十足的美國,還是製造業基礎強大的德國,或者是旅遊勝地馬爾代夫,都會發現,中國正在給這些地方注入涓涓的正能量。

2016年上半年,中國繼續蟬聯全球出境旅遊人次和消費額的雙料冠軍,出境遊人數高達5903萬人次,相當於整個意大利的人口。一些國家的大賣場甚至專門為中國消費者制定了特殊優惠政策。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佈最新報告稱,中國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

巨大貢獻的背後,是中國在國內改革發展和全球治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開出了一系列新藥方、發出了一系列新倡議。這不僅讓中國這個體量龐大的經濟體克服重重險阻,一直保持較快發展,而且也為世界經濟釋放出巨大需求,給全球治理提供了極具價值的“中國方案”。美國有權威人士如此評價: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並“試圖指引方向”,“在國際社會建立起一個嶄新、強大、和平的力量”。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這一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中國選擇,將給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為全球經濟增長和有效治理提供有益智慧。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面對新舊動能轉換的特殊時期,中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得當前中國經濟呈現“穩、轉、活”三大特點,經濟運行保持平穩,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四射。今年4月,中國成為唯一一個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經濟增速的主要經濟體。眼下,世界經濟原有增長模式難以為繼,亟須樹立新的理念,轉換發展方式,加強合作聯動,協調宏觀政策,維護安全和穩定,為經濟的持續發展夯實根基。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深思熟慮推出的重大舉措,不僅為解決當前國內經濟問題開出了“藥方”,也為解決全球經濟發展難題找到了“鑰匙”。從國內看,中國現階段的矛盾和問題,有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複合型特點,供需兩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就在於進一步提高供給體系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從國際上看,結構性問題也同樣突出,迫切需要各國下決心深化結構性改革,推進全球性經濟格局調整和轉型。這是應對全球生産率增長放緩、促進世界經濟長期增長的有力工具。

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和實踐,已經成為處理國際關係的一面重要旗幟。面對全球範圍內日趨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經貿規則制定出現政治化、碎片化苗頭等問題,中國倡導“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在實踐上有著極強的針對性,在道義上具有極大的感召力,為大多數國家所認同。推進“一帶一路”偉大構想,牽頭成立亞投行和金磚銀行,人民幣加入SDR,倡導多邊貿易體制,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減貧、農業、基礎設施、生態保護、醫療、環境、教育等領域支持……中國的一舉一動,都貫穿著這種合作共贏的理念,適應大多數國家需要。共商、共建、共享發展成果,既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開拓了新空間,也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振興和繁榮提供了助力。

發展離不開闔作,繁榮離不開和平。中國獨特的文化價值觀,為世界秩序轉型重構提供了一劑實現和平發展合作的“良方”。中華文化崇尚和諧,“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中,充分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正是在這種獨特的文化價值觀下,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世界和地區事務中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和平。倡導“計利當計天下利”,強調“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主張機會均等、利益共求、成果共享、互利互惠,通過更加緊密的互惠合作,實現包容聯動式發展,謀求更多的發展機遇、更有利的發展條件,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各國人民謀福祉,為世界未來謀和平。

中國發展取得今天成就最大的秘訣就在於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方案”最根本的價值就在於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謀求發展路徑和發展方式。每一種文明有每一種文明的優勢,每一種制度有每一種制度的長處。一個國家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關鍵要看這條道路能否解決時代發展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發展理念、方案、路徑,從根本上取決於其是否具有適合本國情況、反映時代進步的要求。人類歷史是一幅不同文明、制度相互交流、互鑒、融合的宏偉畫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為人類文明發展開創了一種新的可能。

獨行快,眾行遠。全球經濟復蘇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中國經驗、中國智慧,會為陷入經濟低迷、地緣動蕩、文明摩擦的當今世界作出積極貢獻,推動全球大家庭“春滿園”。

(三)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當前,世界經濟仍然處在艱難的深度調整期,應對紛繁蕪雜的各種挑戰,實現産業變革和結構轉換,尋求和創造未來的發展新機遇,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

即將召開的2016年G20峰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權威國際組織負責人、各國智庫精英、全球頂尖企業家將齊聚中國杭州,共同尋找實現全球經濟復蘇發展的新方案。國際社會對杭州峰會充滿期待,對中國與各方一道尋找共同方案充滿期待!

“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是本屆峰會的主題。這一主題,第一次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協調的突出位置,第一次推動G20成員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找準了全球治理困境的“病灶”,體現了中國的責任擔當和戰略遠見。

在去年的安塔利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簡明扼要地闡明了對這一主題的考慮:

“在前期同各方溝通中,中方深深感受到大家對明年峰會的期待……希望從4個重點領域推進明年峰會籌備工作。一是創新增長方式,重在推進改革創新,開闢和抓住新機遇,提升世界經濟增長潛力。二是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三是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發揮其對增長的推動作用,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四是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力求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展。”

今年以來,中國在籌備會議過程中,圍繞峰會主題做了大量工作,據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透露,杭州峰會有望達成近30項主要成果,成為歷屆峰會成果最豐富的一次。

這其中,中國的智慧,中國的方案,無疑將會成為全球關注,成為對全球發展産生重要影響的因素。

——推動改革創新。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總結中國改革創新經驗,會清晰地發現,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産業和新産品,是中國經濟充滿活力並持續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世界發展史也同樣表明,創新是歷次重大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蘇的根本因素。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正在創造新的歷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打印、智慧製造等新産業、新業態,蘊含著巨大商機,創造著巨大的需求。世界各國尤其是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抓住機遇,把推動創新驅動和打造新增長源作為新的合作重點,創新增長方式,著力於供給端發力,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創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續的需求,激發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加強聯動協調。“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是必然選擇。二十國集團成員應根據各自國情推出必要的財政貨幣政策,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國際市場穩定。主要發達經濟體要努力鞏固和擴大復蘇勢頭,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則要努力克服下行風險和壓力,保持和恢復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各方應特別注意加強彼此政策的溝通和協調,防止負面外溢效應。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大國,則更需要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充分考慮對他國的影響,提高透明度。

——反對貿易保護。世界貿易擴大了,各國都受益;世界市場縮小了,對各國都沒有好處。搞保護主義和濫用貿易救濟措施,損人不利己。二十國集團應旗幟鮮明地反對保護主義,營造自由開放的全球貿易環境,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為不同國家發展提供充足空間;努力確保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對多邊貿易體制形成有益補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礙或藩籬。只有真正構建起開放型世界經濟,才能激發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力,讓世界經濟這兩大引擎重新高速轉動起來。

——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要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加快並切實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

——推動包容發展。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展,使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消除貧困和饑餓,實現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發展,不僅是共同的道義責任,而且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二十國集團應該也有能力在落實方面先行一步,作出表率。

“未來難以預知,但未來可以塑造”,歷史往往取決於能否在關鍵時點作出關鍵的抉擇、邁出關鍵的步伐。二十國集團集中了當今世界大部分主要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總量80%以上。能否夯實未來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基礎、擺脫危機影響?能否把握科技進步和新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引領世界經濟邁向新一輪繁榮發展?答案取決於各成員的選擇和行動,取決於G20杭州峰會能否結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豐碩果實。

世界的期待,中國的期待,一切答案即將揭曉。(鍾經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