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2016-09-06 07:1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世界格局中的“中國擔當”

隨著中國邁上“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地惠及其他國家,為他們提供了更多搭乘“中國快車”的機會

44年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杭州。筧橋機場的跑道只有2200米長,不能起降大型飛機。兩萬多軍民奮戰3個月,完成了機場的擴建和改造。今天的杭州,早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夢想小鎮、基金小鎮……“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在這裡,參加G20杭州峰會的各國嘉賓感受“人間天堂”的古今神韻,聽得見中國發展的輕快腳步。

38年改革開放,中國發展給世界帶來太多驚喜。亨利·基辛格博士坦承,他第一次訪華時,絕對不曾想到中國的實力地位能在國際體系中有如此巨大的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國、世界上第二大消費市場、1.7億多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能人才、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20%……幾十年裏,中國人探索前行,真抓實幹,在走向世界的進程中走向共同富裕,這本身就是對人類巨大的貢獻。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超越了過往“你的發展,我的噩夢”的發展模式。在全球範圍合理配置資源,各國協作打造産業生態鏈,讓國與國之間互利共贏成為可能。從“兩頭在外”“三來一補”的低點起步,中國近40年來匯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廣闊無邊的中國市場吸引了無數外商,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風靡全球,“世界工廠”的強勁動力帶動了整個上下游的繁榮和興旺。

在德國高中的漢語課上,學生們的“中國心願”是學中醫、吃烤鴨,“讓中德超越簡單的買賣關係”;在坦桑尼亞,中資企業東奧服裝有限公司雇傭1600余名當地員工,年出口額1800萬美元,産品主要銷往美國和歐洲……隨著中國邁上“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地惠及其他國家,為他們提供了更多搭乘“中國快車”的機會。

中國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自身艱苦的努力,也得益於和平發展的世界環境,得益於對經濟全球化紅利的分享。正因如此,中國在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的問題上更加由衷和自覺。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到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到完成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人不但自己牢牢攥緊發展的鑰匙,也希望為世界發展問題精準開鎖。

“世界繁榮”與“中國增長”齊奏交響,“世界困境”與“中國問題”同樣沒有隔離墻。全球增長動能衰減,中國也在全力點火“穩增長”;世界主要經濟體為加劇的老齡化“愁白頭”,“銀發浪潮”同樣牽扯出中國方方面面的隱憂;全球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抬頭,溫州的小企業主馬上皺起眉頭;當華爾街決心刺破泡沫,中國各級政府也在緊鑼密鼓地“去杠桿”……經濟聯動、深度融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面對困境,沒有誰能例外。加強政策規則的聯動,夯實基礎設施的聯動,增進利益共贏的聯動,習近平主席提議的“三個聯動”,就是要與各國聯手,凝聚互動合力,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

這次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有記者捕捉到這樣一個細節:阿裏巴巴集團向大會提交了一份創設世界電子貿易平臺的倡議。這是一份富有前瞻性又頗具象徵意義的“中國議程”。15年前,中國尚在世貿組織大門外苦苦談判,深度融入全球貿易體系,曾是舉國上下的期盼。15年後的今天,為推動世界貿易規則的變革與完善,中國民營企業同樣不失世界擔當。

三十多年高速發展,幾乎平地起高樓,很少有人比中國更理解發展的意義;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因全球化獲益無窮,很難有人比中國更懂得開放包容的價值。“中國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通過創新推動發展這方面,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類似挑戰、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這是比爾·蓋茨對G20杭州峰會的寄語。“把你們的發展經驗都傳授給我們吧!”這是坦桑尼亞總理馬賈利瓦的呼籲。“計利當計天下利”,更多地共享成果、更好地惠及世界,中國的貢獻行勝於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