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方案切中全球經濟“痛點”

2016-09-07 07:2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世界經濟又走到一個關鍵當口。在這個當口,世界經濟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復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

面對挑戰,世界經濟的航船如何再次揚帆啟航,駛向更加廣闊的大海?在G20杭州峰會上,中國為構建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給出了“中國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劑藥方就是“結構性改革”。

結構性改革既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也是中國對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一大貢獻。近年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不過,由於多方面因素影響和國內外條件變化,經濟發展仍然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結構性問題突出。這就要求中國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從世界範圍看,過去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都先後進入換擋期,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近8年,全球GDP平均增速僅為3.5%,低於危機前五年1.6個百分點。這其中既有週期性因素,更源於全球潛在産出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結構性改革滯後等結構性因素。

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要實現中長期可持續增長,同樣必須推動結構性改革,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全面改善供給質量,改變制約經濟發展的要素,鞏固經濟增長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説,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是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共同課題。以結構性改革應對低速增長態勢,努力實現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也成為各國的廣泛共識。

今年2月份召開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指出,結構性改革在提高生産率和潛在産出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各成員在現有國別承諾的基礎上,承諾進一步加強結構性改革議程,包括提出一系列改革的重點領域和指導原則,為G20各成員推進結構性改革提供參考,並將建立一套指標體系,在考慮國情多樣性的同時,更好地評估和監測各成員結構性改革進展及其是否足以應對結構性挑戰。

今年7月召開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在推進結構性改革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會議核準了增長框架工作組準備的“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會議在結構性改革九大優先領域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套指導原則,承諾實施並逐步完善“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

這些重大成果,為G20杭州峰會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也為進一步夯實世界經濟增長打下紮實基礎。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向全世界發出了“中國主張”,提出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結合本國實際,採取更加全面的宏觀經濟政策,使用多種有效政策工具,統籌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政策,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全面改善供給質量,鞏固經濟增長基礎。

這一主張,與我國正在進行的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的改革相一致。聯合國官員評價説,有力的結構性改革體現了制度創新對技術進步和經濟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是推動經濟強勁、持續增長的重要抓手。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重要的範例,其影響將是全局性和全球性的。

結構性改革是引領全球經濟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也將為全球經濟的中長期增長提供持久動能。“承諾一千,不如落實一件。”G20杭州峰會已經吹響了推動全球結構性改革的號角,二十國集團應該把改革議程納入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框架下的現有工作,調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與中長期政策並重,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並重,通過結構性改革,努力提升中長期增長潛力,使世界經濟更具創新性、靈活性和韌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