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東亞合作:有挑戰,更有機遇

2016-09-08 13:0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萬象9月8日電(記者 林昊 張寧)6日至8日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的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聚焦發展與合作主題,尋求為東亞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東盟觀察人士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給東亞地區發展帶來挑戰,同時給東亞一體化合作帶來機遇。東盟國家期待以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為新的契機,深化雙方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

攜手正當時

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國家主席本揚·沃拉吉在東盟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近年來區域和國際環境發生了快速而複雜的變化,全球經濟增長雖已開始逐漸恢復,但增長依然緩慢和脆弱。東盟應該加強與對話夥伴以及國際社會的合作,以應對挑戰。

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江雨認為,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收入分配不平衡以及全球化受害者等問題催生出強大的反全球化苗頭,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主要發達國家。對於包括中國和東盟成員在內的亞洲國家而言,這股潮流可能導致資本和産業回流美歐,使得亞洲的全球化紅利日漸衰減。

“應對的措施,恰恰是要重拾亞洲經濟一體化願景,”王江雨説。面對挑戰,亞洲國家必須加快一體化進程,儘快建立統一市場,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談判。一些亞洲經濟體原本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抱有希望,眼下卻面臨協議可能被擱置或無法通過的局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表示,各方都希望依靠中國經濟強勁走勢帶動本區域的經濟發展,這同時為中國與東盟加強合作關係提供了最大機遇。

成果鑄信心

東盟國家對中國帶動東亞地區合作的信心,源於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舉行了第19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紀念峰會。中國和東盟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係以來,始終著眼于發展與合作,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雙方關係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

馬來西亞前駐華大使馬吉德説,中國-東盟這組關係的成功之處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中國和東盟的合作不但使雙方獲益,還惠及整個地區;其次,中國在制定和設立合作項目、機制等方面作出了令人讚嘆的貢獻;第三,這種合作帶來了切實成果。

“這25年證明,在東盟的發展上,中國發揮的作用十分重大,”老撾前駐華政務參讚蘇塔維·高拉説,“25年發展和友誼的基礎,將對今後的發展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作為雙方合作成就最顯著的領域,中國和東盟之間的經貿往來25年來一直保持穩定發展。中國已經連續7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連續5年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雙方都已經成為彼此不可或缺的重要經貿合作夥伴。在投資等領域,雙方合作正日益深化,産業鏈也在深度融合。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副教授鄭清源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經貿聯絡愈發緊密。他説:“這催生了經濟上的相互依靠,並推動了進一步合作,不僅在東盟層面,還包括次區域層面,例如大湄公河次區域。”

合力樹典範

鋻於中國在推動區域一體化方面業已發揮的巨大作用,東盟人士期望中國進一步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進一步深化與東盟的經貿合作。

馬來西亞前駐中國大使馬吉德表示,東盟一體化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東盟國家內部的發展差異。因此,中國推動東盟國家,尤其是經濟相對落後的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基礎設施改善,縮小東盟內部發展差距,本身就是對東盟一體化建設的支持。

胡逸山認為,中國與東盟應該更加重視併發展非貿易領域的經濟合作,包括彼此增強直接投資,促進旅遊和教育交流等。

事實上,中國和東盟合作已經從傳統經貿往來拓展到更廣泛領域。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將東盟國家作為“走出去”的目的地,加大在東盟國家的投資,雙方産能合作蓬勃發展,一批項目已有早期收穫。

胡逸山建議,在中國推動自貿區升級版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同時,可以與東盟考慮在現有自貿協定的基礎上,尋求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共同體。

“這不僅僅是降低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還在於有效融合中國和東盟市場以及生産基地,這不但會使雙方獲益,而且是邁向中方倡議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堅實一步,有望成為區域經濟合作的典範,”胡逸山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