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首屆中國-東盟社會工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

2016-09-11 19:25 來源: 民政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9月10日,由民政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東盟社會工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本次論壇依託“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發起,以“社會工作與扶貧濟困”為主題,旨在從國際化、多元化、本土化的視角,交流中國和東盟國家發展社會工作的模式與經驗,探討社會工作介入扶貧濟困的路徑與策略,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在社會工作領域的相互學習與務實合作。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出席論壇並講話,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黃世勇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顧朝曦副部長指出,扶貧濟困是社會工作的重要使命,發展社會工作是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升扶貧濟困成效可持續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揮社會工作在扶貧濟困中的作用,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步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政策與實務體系,為社會工作助力扶貧濟困奠定了良好基礎、營造了良好環境。在政策制度方面,初步建立了以國家政策為基礎、以地方政策為支撐的社會工作制度框架,為發展社會工作、助力扶貧濟困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人才隊伍方面,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國家總體人才工作佈局和人才強國戰略,建立了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突破50萬人,為創新和完善社會服務體系、推進反貧困事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服務網絡方面,初步建立了覆蓋城鄉的社會工作服務平臺;建立了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不斷加強對社會工作服務的資金保障;探索建立了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聯動服務機制和社會工作者、志願者協作服務機制,進一步整合了社會資源,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加強與創新。在服務實踐方面,以城鄉貧困人口、特殊群體和受災群眾為重點,實施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社會工作支援計劃等一系列服務項目,充分彰顯了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專業價值,有力展示了社會工作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增進社會團結、引領社會向上向善的專業作用。

顧朝曦副部長提出,民政部作為中國政府具體負責社會工作的職能部門,下一步將繼續推進社會工作的理論、政策與實務研究,不斷豐富完善體現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工作知識體系、制度體系與實務模式,不斷提升社會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將繼續推進社會工作隊伍建設、平臺建設和服務機制建設,為社會工作發展營造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將繼續推進社會工作助力扶貧濟困,切實發揮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的獨特優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體對社會工作服務的可及性和獲得感。

顧朝曦副部長強調,中國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在經濟結構、社會特徵、文化傳統、居民需求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社會工作領域更應加強溝通、交流與合作,持續深化政府和民間在社會工作教育、研究、實務等方面的對話交流與多方合作,為推動中國—東盟地區乃至全球社會工作和反貧困事業的發展進步貢獻智慧。

論壇圍繞“社會工作發展經驗、機遇、挑戰和對策”,“社會工作介入扶貧濟困的使命、角色、經驗和對策”兩個主題開展了研討。來自文萊、柬埔寨、老撾、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10個東盟國家的26名政府官員、16名專家學者出席本次論壇並做主題演講。民政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社會工作專家學者、部分省(市)民政廳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關部門負責人50多人參加了論壇並與東盟各國代表開展了對話研討。

論壇還就中國和東盟各國社會工作發展發表了主題倡議。各國代表一致同意高度重視社會工作制度建設,推進社會工作立法,健全社會工作政策,加大社會工作投入,為社會工作更好更快發展奠定堅實制度基礎。一致同意推動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從業人員評價、使用與激勵機制,有效保障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推進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加強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專業培訓,著力提升其專業服務能力與素質。一致同意推進社會工作介入扶貧濟困,有效回應困難群體個性化、多樣化服務需求,發揮社會工作助人自助專業優勢,為困難群體排憂解難、賦權增能,幫助他們建構支持網絡、改善生活境況。一致同意加強社會工作研究合作,定期舉辦社會工作學術會議或高端論壇,搭建社會工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交流互動平臺,分享社會工作研究成果,探索社會工作共性規律,完善社會工作基礎理論,促進社會工作學科建設。一致同意建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合作機制,推動社會工作行政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加強人員交流互訪和人才合作培養,推動發展國際化高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一致同意加強社會工作實務經驗交流,相互學習借鑒,共同促進本區域社會工作在全球的影響力,為其他區域社會工作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