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陜西出臺工業穩增長促投資二十一條措施綜述

2016-09-14 08:51 來源: 陜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穩住基本盤 邁向中高端
——陜西出臺工業穩增長促投資二十一條措施綜述

2016年上半年,在全省上下齊心努力下,我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並呈現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這其中,工業所帶來的關鍵支撐,猶如陜西經濟航船上的“壓艙石”,在追趕超越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和關鍵作用。

然而,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趨大的宏觀形勢影響,我省工業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如何書寫追趕超越的陜西新實踐,如何在衝破重重阻力的同時完成調結構、穩增長的既定目標?9月6日,在全省工業促投資穩增長會議上,省政府給出了明晰的思路——《陜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工業穩增長促投資21條措施的通知》正式出臺,其核心是“穩能化、興電子、強製造、促新興、優傳統”。可以説這一工業穩增長促投資的思路,既符合陜西當前發展的基本需求,更包涵著對宏觀經濟規律的基本遵循。

穩住基本盤,邁向中高端。對正在實施追趕超越的陜西工業來説,困難就是問題所在,問題就是發力導向,《21條》的出臺,表明了全省上下工業穩增長促投資的決心和動力。

投資增速回落 穩增長任重道遠

8月28日,西安金龍客車生産基地在涇渭工業園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15億元,一期建成後將形成1萬輛客車生産能力,産值40億元以上,待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具備3萬輛客車生産能力,年産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受主要汽車及零部件生産企業增速回升帶動,陜西汽車製造業1-7月增加值同比增長11.1%,拉動規上工業增長0.3個百分點。然而,自2016年一季度以來,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月度增速總體處於回落態勢,其中4月增長6%、5月增長1.5%、6月增長3.5%、7月5315戶企業當月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處於歷史較低水平,且低於全國月度增速。

分析工業回落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到:受能源、煙草、通用設備等産品市場需求量持續萎縮影響,市場總體需求持續不振;原煤、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徘徊;民間投資下滑,採礦業投資下降,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近30%的延安、榆林兩市,規上工業月度增加值持續4個月負增長。在傳統産業下滑的同時,部分裝備製造和高技術産業保持增長態勢,前7月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8%,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8個百分點;受比亞迪、樂葉光伏等帶動,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保持較高增長勢頭,前7月增加值同比增長26.2%,拉動規上工業增長0.6個百分點;在三星、中興等企業的帶動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迅猛,1-7月增加值同比增長47.8%,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2個百分點……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産業下滑形成的缺口。

從全局來看,全省三大板塊,在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産業邁向中高端的過程中,承擔著不同的發展任務。對此,陜西省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表示:“關中的高新技術、陜北的高端能化、陜南的綠色産業,將成為引領陜西新常態,實現追趕超越的重要戰略。”

降成本優環境 釋放發展活力

2016年伊始,我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成並投入試運行,凡涉及省內投資項目的審批事項,推進網上受理、辦理、監管“一條龍”服務。群眾辦事跑腿少了、審批快了、效率高了,截至5月底,全省通過在線平臺共申報項目3721個,項目數量在全國排第4位。

這只是我省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推進項目建設的一個生動寫照。打造政策洼地、提供完善生態,陜西緊抓重點領域改革,降成本優環境,為企業發展釋放新活力:《21條》提出,將培育“瞪羚”企業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列入專項措施,在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給予最大程度支持;通過再取消、下放14項行政審批項目,大力度推動“放管服”改革;同時,為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將出臺《陜西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從行政審批、稅費、用工、融資、物流等關鍵環節入手,力爭經過2至3年努力,每年為企業降低成本260億元左右。

同時,為鼓勵新興産業持續發力,我省提出在資金上予以重點傾斜,圍繞産業鏈、重點項目和集約集群,成立省工業品配套辦公室,統籌推進配套協作,組織省內汽車配套企業與寶雞吉利、陜汽等整車企業進行對接,支持三星電池上下游配套等工作。《21條》提出,加快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新材料、軍民融合等5隻産業基金的組建步伐,總規模不少於300億元,力爭10月底組建完成並開始運營,以推動大項目建設。

在製造業從勞動密集型加工轉型為知識密集型的進程中,企業通過技術、設備提高生産力的預期在不斷增強,工業技改投資成為産業調整升級的一個風向標。2016年7月,省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開展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實施意見》,將利用三年左右時間,提高骨幹企業裝備工藝水平,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競爭力提升。制定發佈《陜西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優先指導目錄》,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在擴大先進産能、支持科技成果産業化、推廣智慧製造、生産裝備更新換代、推動綠色製造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六大領域,每年組織實施200個重點技改項目,截至2018年累計實施600個,總投資45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由省、市、縣給予適當獎補。

補短板植優勢 邁向中高端

面對煤炭市場的“寒冬”以及去産能的深入推進,傳統煤企開始另謀出路,尋求新的增長點,新型煤化工成為新方向。延伸産業鏈,打造高附加值的煤化工産品,坐落于渭北煤化工業園區內的蒲城清潔能化公司自打通全流程以來,短短2年時間已發展成為陜煤集團化工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針對陜西工業的重要板塊,能源行業牽一髮而動全身。在《21條》中,全力抓好能源行業穩增長被列為第一條。而且明確了全年能源行業確保實現正增長,力爭增長3%的目標。一方面是穩增長,一方面是去産能,看似矛盾的兩個層面如何破題?

當前,我國整體上處於工業化中後期,陜西正處於工業化中期向中後期過渡的階段,二産佔比高於全國11個百分點,且二産內部傳統優勢衰減、新動能尚未完全形成的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這樣的産業結構是我省資源稟賦形成的,也是當前的發展實際。作為能源大省,陜西經濟穩增長的關鍵是穩住能源産業這個“基本盤”。抓住原油、煤炭等價格回升有利時機,切實加強産、運、銷工作,進一步擴大優質煤、石油市場份額,繼續加大蘭炭促銷力度,力爭2016年蘭炭多用途利用達到1000萬噸、增長25%。同時,全力推動能源化工向高端化發展,加快推進神華陜西甲醇下游加工、渭南熱電聯産、華電百萬噸煤制芳烴、延長富縣60萬噸煤制烯烴等項目建設;加快風電、分佈式光伏、太陽能熱發電等7大類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力爭全年新增發電裝機90萬千瓦、光伏裝機80萬千瓦。

“産能過剩是個相對的概念,去産能有兩種辦法:第一種就是簡單地關停限産,第二種則是通過補短板來緩解産能過剩。目前,在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上,補短板的用力還不夠。”張寶通告訴記者,陜西經濟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能源行業也要扭住發展第一要務,實現追趕超越。

9月12日,胡和平省長宣佈,總投資50億元的G8.6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産線項目在咸陽正式開工,項目達産之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在穩定能源行業的同時,9月6日,胡和平省長在全省工業促投資穩增長會議上提出,我省以打造國內信息技術産業高地為目標,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跨越發展,大力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産業。聚焦物聯網、通信、衛星導航、消費電子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提升導航、網絡通信、圖像處理等芯片設計水平,壯大電子級多晶硅、大直徑單晶爐和硅片製造配套産業,構建集成電路全産業鏈。加快三星閃存芯片二期、美光芯片封裝四期、華天科技封裝項目擴能以及中興微電子設計基地等重點項目的建設步伐;大力發展新型顯示與光電子産業,積極支持8.6代液晶面板、8.5代液晶基板玻璃及G6蓋板玻璃生産線等重點項目建設,形成我省平板顯示産業的發展核心;依託西安光機所技術研發優勢和光譜成像儀器産業化、高功率激光器及應用等重點項目;同時,大力發展新一代通信及智慧終端産業和高端軟體及信息技術服務産業。

不久前陜西成功躋身全國新設立的7個自貿試驗區之一,陜西向西開放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在本次公佈的《21條》中,明確提出了積極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深入落實“一帶一路”戰略,陜西工業穩增長有了新的抓手。

工業穩則經濟穩,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經濟強。陜西工業發展始終佔據全省經濟的支配和主導地位,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就業、社會穩定等,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陜西省政府工業穩增長促投資21條措施》的發佈,提升工業發展的效能和質量,充分發揮陜西工業的競爭優勢和潛能的釋放,陜西工業將繼續當好全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在陜西追趕超越的征程中,陜西工業,大有作為。(記者 蘇怡)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