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環境保護部終止第五次朝核試驗輻射環境應急響應 監測仍將繼續

2016-09-14 21:4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針對9月9日朝鮮第五次核試驗,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于當日8時35分啟動二級(橙色)應急響應,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全面開展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應急監測、人工放射性核素採樣分析及技術研判。記者14日從環保部獲悉,經過6天連續監測,未見輻射環境異常,經綜合評價,決定於9月14日8時30分宣佈終止應急響應狀態,但監測工作仍將繼續。

截至9月14日5時,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38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26個氣溶膠採樣點、18個氣碘採樣點、4個降水採樣點、5個沉降物採樣點的樣品,以及丹東的1個惰性氣體採樣點的樣品均未檢測到人工放射性核素,取得監測數據5400余個,放射性指標在當地本底範圍內。在吉林、遼寧和山東4個應急監測小組按預設巡測線路開展了空氣吸收劑量率移動監測,在吉林省圖們、琿春地區開展了3次無人機超低空飛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在琿春地區開展了2次無人機表面污染核素測量,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放射性水平正常,未發現任何異常。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和中國氣象局利用氣象數據對放射性物質可能的擴散軌跡進行了跟蹤計算和研判,可以判斷核試驗不會對我國環境産生放射性影響。

為應對本次朝核試驗,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在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配置了大型移動理化分析實驗室並在長白山池北區緊急構建了前沿指揮室及實驗室,在中朝邊境縱深300公里範圍內的人口稠密區、重點敏感目標安排了便攜式應急監測點位,構建了三道輻射環境應急監測立體防線。

環保部表示,應急響應狀態終止,但是監測工作仍將繼續。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將繼續對重點邊境地區輻射環境進行自動監測、預警監測、定期取樣分析監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