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人工增雨10年助力三江源生態趨向良性發展

2016-09-16 10:4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寧9月16日電(記者 張大川)記者近日從青海省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獲悉,三江源開展增雨作業10年以來,已實現由單一的抗旱型增雨作業向水庫增蓄型和生態環境改善型的轉變。

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總面積為36.3萬平方公里,佔青海省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其生態環境狀況對中國乃至亞洲的氣候變化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據介紹,自2006年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實施以來,青海省氣象部門已連續10年開展了以開發空中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增加區域內降水量為目的的三江源飛機人工增雨和地面人工增雨作業。

10年來,人工增雨作業手段、區域、規模、時間大幅擴增,作業時段由春季向多季節、全年度方向發展。三江源地區布設的火箭、高炮、燃燒爐地面作業點已增加至180個,作業控制和影響區面積基本覆蓋了整個三江源地區。

據統計,2006年至2015年,青海省氣象部門在三江源共增加降水502.02億立方米,其中僅在黃河上遊河曲地區就增加黃河徑流量77.71億立方米。

但一直以來,青海缺乏適合在三江源等地區實施增雨作業和觀測試驗的高性能飛機,為緩解這一難題,國家氣象局近日將“新舟60”飛機調配至青海。

“新舟60”飛機上載有高性能人工影響天氣探測平臺,加裝了雲物理微觀探測系統、雲宏觀影像系統、催化劑播撒系統和衛星通信系統。最長航行時間為6小時,最大航程為1200公里。

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李鳳霞介紹,通過調用國家高性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開展增雨作業和科學試驗,將極大提高增雨效果和科學試驗的準確性。

人工增雨10年來,三江源地區降水增加,湖泊、草地等生態環境趨向良性發展。“通過開展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不論對於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河流徑流、緩解水資源短缺和防災減災,還是對於青海省人工增雨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其綜合效益都十分明顯。”李鳳霞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