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在15個貧困縣(市、區)開展“先診療後付費”試點工作

2016-09-17 08:49 來源: 廣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儘管有新農合報銷,可是看病先付費後報賬方式,仍是造成很多貧困群眾看病難的主要原因。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出臺貧困地區“先診療、後付費”工作試點方案,選定全區15個貧困縣(市、區)進行試點。試點地區參加新農合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不用交押金,出院時只需繳納個人應承擔的醫療費用部分。實在無法付清,還可以向醫院申請分期付款。

根據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印發的《貧困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先診療、後付費”工作試點方案》,2016年選擇南寧市上林縣等15個貧困縣(市、區)先行試點,2017年推廣到54個貧困縣(市、區),實現貧困地區基本醫療機構先診療、後付費全覆蓋。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醫看病籌資難的問題,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先診療、後付費”的實施對象為參加廣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健康立卡貧困人口。符合要求的患者到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看病、入院時,無需繳納住院押金;出院時,僅需繳納個人應承擔的醫療費用部分(即扣除新農合補償和醫療救助或新農合補償之後的個人費用部分),即可辦理出院手續。  如果確因家庭困難,不能一次性結清的,可到所在村委會開具困難證明,加蓋鄉(鎮)政府公章後,與醫療機構簽訂《“先診療、後付費”住院費用延期(分期)還款協議書》,還款期限由醫療機構視具體情況確定,然後再辦理出院手續。

需長期住院且醫療費用較高的患者,醫療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醫療費用分階段結算具體辦法,並與患者簽訂還款協議書,逐步收回個人承擔的醫療費用。

先看病再付費,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優惠政策,需要誠信以待。試點方案提出,醫療機構要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和惡意逃費患者預警機制,防範惡意逃費、賴賬、欠賬等現象的發生。引入誠信機制,對醫療費用未結清、未按合同期限還款或惡意拖欠費用的患者,今後將取消享受“先診療、後付費”的優惠政策,並列入黑名單。建立醫院信息系統與新農合信息系統對接機制,嚴格審查建檔立卡患者新農合證和個人身份證等有關證件。

■鏈結

2016年先行試點15個貧困縣(市、區)

南寧市上林縣、柳州市融安縣、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梧州市藤縣、防城港市上思縣、貴港市桂平市、玉林市陸川縣、百色市田陽縣和右江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和金城江區、來賓市武宣縣、崇左市龍州縣和寧明縣等15個貧困縣(市、區)的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記者 張若凡)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