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取消農業戶口不影響保護農民權益

2016-09-22 07:1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北京市出臺文件,提出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自2014年國務院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後,已有30個省份陸續出臺各自的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均提出“取消戶口性質區分”。

今後每個中國公民的戶口均將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這裡的居民戶口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不是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這體現了戶籍登記制度回歸人口登記管理的功能。

目前各地逐步推進取消農業戶口,並不影響對農民權益的保護。在我國,“農民”實際包含三重含義,一是農業戶籍的身份,二是農村集體經濟成員,三是以農業為職業。取消農業戶口是一件好事,讓農民從一種身份向一種職業回歸。即使戶口改變了,農民與土地的承包關係不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份不變,依然享有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資産收益。改革就是要讓農民在城市生活和農村生活間做出自主選擇,且無論何種選擇都不能損害其獲得感。

從中央精神和現行法律來看,農民的權益不僅包括農民本身具有的權利,還包括進城農民應該平等享有的市民權利。前者包括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資産收益,這是法律賦予農民的合法財産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後者則包括進城就業、平等就醫、社會保障、公平教育等權利。

取消農業戶口並不意味著農民權益會自然提高。早在幾年前,就有一些地方宣佈取消農業戶口,但配套改革卻沒跟上,不少進城農民並沒有享受到市民應有的各項保障,一些地方甚至簡單地提出要農民以“宅基地換房、承包地換社保”,讓農民很受傷。

近年來,我國農村已經建立了免費義務教育、新農合、新農保、農村低保等制度,但是保障水平與城鎮居民仍有很大的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統一城鄉戶口登記之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戶籍制度改革的背後是複雜的權利關係調整。城鄉間的鴻溝不可能一瞬填平,也遠不是改個稱呼這麼簡單。新型城鄉關係的精髓是對農民“多予少取”,因此要加快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就業、社保、住房制度。(秾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