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科院與四川省舉行科技合作座談會並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

2016-09-22 16:01 來源: 中科院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9月21日,中國科學院與四川省在綿陽舉行科技合作座談會並簽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四川省省委書記王東明、省長尹力等出席座談會。

根據協議,“十三五”期間雙方將充分發揮中科院科技、人才優勢,加速科技和經濟深度融合,圍繞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重點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推動四川優勢産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提升四川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和中科院支撐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實現雙方共同創新發展。

未來五年,雙方將共同組織60余個中科院院屬研究所及企業實施800余個支撐引領四川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項目在川開展科技合作和成果轉化,共同推動創新發展智庫建設,共同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合作,助力四川經濟社會科技全面發展。

會上,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四川省副省長劉捷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並致辭。

劉捷高度肯定了中科院圍繞四川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所做的貢獻。他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中科院的合作,通過共同推進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組織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合作交流和智庫建設、推動設立成果轉移轉化專項基金等舉措,加速中科院科技成果在四川落地轉移轉化和産業化,加快推動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産業提質增效。

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中科院60余家相關單位圍繞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釩鈦資源、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生態環境等領域在川開展700余項合作項目,為企業實現新增銷售收入約540億元,利稅85億元。

劉捷表示,四川省有關部門將切實加強省院合作政策支持,優先配置相關要素資源,提供優質服務,創造良好環境,為中科院相關研究所和企業搭建起橋梁和平臺,讓更多的科技成果和智力資源能在四川落地生根,努力把省院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張亞平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的發展提出了“三個面向”和“四個率先”的指示要求以及院省雙方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和支撐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

自2000年來,院省雙方開展了三輪科技合作。在平臺建設方面,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成功落地甘孜州稻城;院省共建的中科院四川轉化醫學研究醫院,已成為西南地區臨床醫學研究和轉化醫學的重要基地;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成都市共建的中小推力航空發動機基地建設不斷推進。在成果轉化方面,中科院電工研究所與東方電氣集團通過聯合研發,成功實現了三峽地下電站兩台840MVA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的商業運行,併入選中科院“十二五”標誌性重大進展;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與中國二重集團合作的大型鋼錠可視化鍛造等項目,為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達4.3億元;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自主研發、生産的“地奧心血康膠囊”問世以來實現累計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並於2012年3月成功獲准歐盟註冊上市。

張亞平希望,中科院和四川省借助新一輪科技合作協議簽署的有利契機,共同探索成果轉移轉化的有效體制機制,促進中科院更多重大成果在四川落地轉化,為四川提供更多有效和中高端科技供給,為促進四川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簽約儀式由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蔡競主持。中科院辦公廳、科技促進發展局、科學傳播局、成都分院以及四川省、綿陽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簽約儀式。

簽署儀式現場

雙方簽約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