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外匯局: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

2016-09-23 07:5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

9月22日,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的外匯管理政策新聞發佈會上,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確實在緩解,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也有所緩解。同時,繼續支持正常合規的跨境並購和“中概股”回歸,維護國際收支平衡。

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緩解

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銀行結售匯逆差規模環比出現大幅收窄。對此,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認為,今年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確實在緩解,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也有所緩解。

從國際收支數據看,根據國際上比較通行的跨境資本流動衡量標準,今年一季度我國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233億美元,比去年四季度減少26%。另外,王春英透露,二季度逆差比一季度進一步收窄60%。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去年12月份,逆差894億美元,今年一季度的月均逆差降到416億美元,二季度月均163億美元,7月份受英國脫歐公投以及季節性因素,如旅遊、留學、分紅、派息等短期因素影響,7月份逆差反彈到317億美元,8月份逆差又回落到95億美元。

從外匯儲備餘額看,年初儲備餘額降幅較大。但2月份以來降幅明顯收窄,月度變動也呈現有升有降態勢,目前儲備餘額基本穩定在3.2萬億美元左右。

此外,王春英錶示,從企業行為看,以進口企業的跨境融資為例,自今年3月份起,我國進口企業通過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開展的跨境外幣融資餘額開始回升,目前已持續了6個月,説明此類境外融資資金重新流入。

嚴打外匯違法違規行為

對於“中概股”回歸涉及的換匯問題,外匯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郭松認為,從外匯管理角度來説,要堅持實需原則,更要防止以套利為目的的所謂“中概股”回歸。

對於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不斷增加的現狀,郭松表示,從全球經驗來看,一個國家發展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後,會逐步從資本凈輸入國變成資本凈輸出國,這是正常、合理的。

郭松強調,監管部門將支持正常合規的跨境並購和“中概股”回歸,並在這個過程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但是,對虛假投資以及借助對外投資轉移資産的行為肯定會採取高壓態勢。

外匯局綜合司副司長徐衛剛介紹,今年以來,外匯局密切跟蹤形勢變化,針對跨境資金違規流動開展各類專項檢查,加大對大要案件和地下錢莊等外匯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外匯市場正常交易秩序和穩定。2016年1至8月份,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1100多起,處行政罰款逾1.9億元人民幣。

在對外匯違規行為實施嚴厲打擊的同時,外匯局對跨境套利等行為也開展了專項打擊。外匯局經常項目管理司司長杜鵬表示,今年以來,外匯局繼續開展貨物貿易專項核查,針對貿易進出口、收付匯業務量較大及增長較快地區,全面核查分析包括虛假貿易在內的跨境資金流動異常情況,同時也加強與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實現了數據共享、信息共享、執法互助和執法互認。從核查情況看,目前沒有發現有異常資金大規模流出或流入的情況。(記者 張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